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陇东报】(穿行子午岭)翟俊杰坚守是一种情怀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2017.12.01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2017年12月1日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魏博庆报道

“我越来越能体会祖父母、父母在林场坚守这些年的不容易了。”华池林业总场林镇林场职工翟俊杰在林场工作已经7个年头了,他说这是他这些年最大的收获。

眼看到了而立之年,翟俊杰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当初选择到林场工作是正确的。“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父亲、母亲都是林业工人,我现在也是一名真正的林业工人了。”翟俊杰说。

11月16日,记者见到了这位“林三代”——翟俊杰,他正在整理今年以来的各类苗林工程档案,留着短发,戴副眼镜,整个人显得很精干。

翟俊杰现在是林镇林场生产办公室的一名技术员,负责天保、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治等苗林工程的档案整理以及对工程进行设计、预算、结算、验收等方面工作。

“我在大学里学习的是行政管理专业,现在却干了林业技术员。”翟俊杰说,刚开始工作时,接触的工作内容与他在大学里学习内容有些“不搭调”,但在父母亲的影响下,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学习,现在的他,已经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2011年,翟俊杰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也曾考虑到外边打工,但一个关于爱的简单想法,把翟俊杰又拽回了林场。“我父母都在林场,如果能在林场工作,不仅能圆我当林业职工的梦,也可以离父母近一点,好照顾他们。”翟俊杰说,那一年年底,市上有林业方面的招聘信息,看到信息后,他和父母商定,决定参加这次招考,经过考试、面试等环节,他顺利进入林镇林场,成为一名林业工人。

“也许是因为从小在林区长大,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多,我竟然顺利通过了不是自己专业的考试。”翟俊杰笑着说。

在翟俊杰很小的时候,他的祖父、祖母就相继去世,留给翟俊杰的印象很少,只是听父母讲过,祖父祖母都在大凤川林场工作,后来父亲母亲也在大凤川林场,坚守在护林员岗位上。

现在,翟俊杰的母亲赵淑会是大凤川林场旧城子森林资源管护站女子护林队中的一员,父亲翟彦祥之前在大凤川林场的后勤岗位工作,现在也调到了护林员的岗位上。

翟俊杰至今还记得,前些年,父母工作的环境不如现在,住的是土木结构的平房,出行走土路,没有自来水,吃水出行都不方便,工资也是仅仅能维持生计,但是他们依然兢兢业业,视林场为“家”。

翟俊杰到林场工作的时候,林场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现在林场的工作环境这么好,有硬化路,有自来水,工资比以前翻了好几番,职工单身公寓修得那么好,一定要好好工作”。翟俊杰说,工作后,父母时常这样叮嘱他要努力工作。

刚开始工作时,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和不熟悉,翟俊杰没有选择逃避,他虚心向每一位有经验的林场职工学习,不断弥补自己在林业知识领域的欠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就是对父母谆谆教导的最好回报。”翟俊杰说。

有一次,翟俊杰跟随造林队上山栽树,在挖树坑的时候,干活的人嘴里都说着一个数字“863”,不知道“863”是什么的翟俊杰当时就有些“懵”。经过虚心地请教和学习,他不仅明白了“863”就是挖的树坑的长、宽、深分别要达到80厘米、60厘米和30厘米,还接触并明白了“郁闭度”“树种组成”等很多的林业专业名词。


翟俊杰说,他记忆最深的就是跟着其他林场职工一起上山栽树的经历,那是他从事林业技术员的基础。那些经历,也让他深深体会到了一棵树木要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不容易,更激励着他努力工作,为能有更多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一家两代人,都是子午岭的守护者,我也要为林场建设作贡献。”母亲赵淑会就要从护林员的岗位上退休了,而翟俊杰的林业工作生涯才刚刚开始。他说,坚守是一种情怀,他还要不断努力,继续发扬祖辈、父辈们扎根林区、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精神,为子午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