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天保工程区生态效益监测现场交流总结会在庆阳举办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2017.09.29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9月24日,由甘肃省林业厅主办、省林科院承办,白龙江林管局、小陇山实验局、祁连山管理局、兴隆山保护局和庆阳市6个监测单位参加的全省天保工程区生态效益监测现场交流总结会在庆阳市合水总场蒿咀铺林场举行。
省天保办副主任王亚明、省林科院副院长蔡国军及全省5个监测站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共15人参加。庆阳市绿化办主任白勇龙陪同。
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蒿咀铺林场生态效益监测站的量水堰、气象观测场、集流场、树干径流样地等设施设备和运行状况,论证了监测站现行观测手段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进一步发挥观测站效能的技术方案,并展望了该场三关桥监测站提质增效、发挥更大作用的远景。
现场考察结束后,省林业厅在蒿咀铺林场组织召开了“全省天保工程区生态效益监测现场交流总结会”。会上学习了《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监测实施方案(修订)》,讨论了《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监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会议指出,这次现场交流活动标志着甘肃省生态效益监测工作由基础建设阶段转向数据监测阶段。会议号召全体与会人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为搞好全省生态效益监测工作而努力。
据悉,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55万元,分设祁连山、兴隆山、小陇山、白龙江、子午岭5个监测点。旨在对林区的森林气象、水文、土壤、森林群落结构等基础要素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和研究,以科学客观的数据为森林碳汇计量提供依据,为国家履行节能减排的国际义务提供技术保障,为客观评价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提供基础依据,在天然林可持续经营、退化林分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天保办 赵庆龙)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