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陇东报】苗木销售市场遇冷林业局“开良方”解难题?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2017.04.21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2017年4月21日陇东报 李政寰报道)

  当下,正值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但由于受市场环境影响,庆阳市苗木销售却不温不火,部分苗木滞销。
  4月19日,笔者在庆阳丽景苗木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看到,一株株油松迎风摆动,生机勃发。面对这“丰收”的景象,丽景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升印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无奈地说:“目前合作社苗木积压严重,前几年,2.5米高的苗子可以卖到180元,近两年,小苗子几乎没人要,2.5米的苗子只卖了一小部分,而且每棵仅卖30多元。”
  近几年,在庆阳实施的“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带动下,全市苗木市场迅速发展,让苗木合作社和广大林农尝到了甜头,也吸引了更多的合作社和群众更大规模地发展苗林产业。但是,从去年开始,苗木销售市场遇冷,价格下跌严重。对此,市林业局积极调研、分析成因,提出了“调结构、强科技、应市场、活机制、扩效应、固成效”六大应对措施,破解苗林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市场适应性不强、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管护不到位、辐射效应不广”六大难题,多措并举为苗木种植和销售“开良方、下猛药”。
  “哪些品种的苗木滞销了?”“有多少数量?”带着这些问题,市林业局在全市开展了苗木现状大调查,摸清了县、乡、村三级行政区域内的苗木种类、存量、质量分级等情况。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全市4万亩育苗基地实行宏观指导、实名管理、计划育苗,下达育苗任务分解表,明确育苗类别、树种、数量、地块,防止苗木种植过剩。同时,着眼提高苗木质量,组织“三区”科技人才19名,分赴8县(区)开展培训,从培育模式、育苗技术、定植技术、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培训20场(次),培训林农1924人次。
  在苗木市场,苗木经纪人总能第一时间“嗅”到商机。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市林业局指导成立了全市苗木经纪人协会,与苗木经纪人们一起分析市场形势,研判苗木行情。3月底,市林业局组织苗木经纪人、育苗大户、苗木合作社负责人,前往北京市、河北省开展2017年春季苗木推介洽谈活动,签订了403.2万株苗木的购销合同,合同总价值1.11亿元。除此之外,市林业局还积极采取网络营销、上门洽谈等手段,不断拓宽苗木外销渠道。目前,销售各类苗木1.7亿株,其中外销2629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