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森警救助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娃娃鱼”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7月11日早9点23分,庆阳市供排水公司一泵站职工路某在巴家咀水库的陇原第一洞向东50米处河道发现一条疑似娃娃鱼的生物,请求救助。晚8点12分,庆阳广安公贸有限公司职工张某在北石窟寺桥头河滩发现一条疑似娃娃鱼的生物,请求救助。
接警后,市森林公安局民警迅速到达现场,将该生物送往陇东学院濒危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进行救治。经陇东学院生命科学院专家鉴定,这几条生物系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 发现的第一条娃娃鱼身长60公分,体宽15公分,重2公斤。第二条身长67公分,体宽13公分,重1.9公斤。经专家推测,巴家咀水库应该有一个娃娃鱼的小种群,最近由于水库泄洪,娃娃鱼被水流冲了出来。由于河道淤泥沉淀,水质浑浊,娃娃鱼无法生存,救助娃娃鱼迫在眉睫。
为保护稀有野生动物资源,及时救治娃娃鱼,市森林公安局迅速组织警力20余人,局主要领导统一指挥,在巴家咀水库至北石窟寺附近河道展开搜救行动。民警在河道两旁排成两列,徒步搜寻,并沿路告知沿岸群众及钓鱼者若发现娃娃鱼及时报警、救助有奖,若伤害、藏匿、买卖,必受法律制裁。并在民警无法到达的区域使用无人机进行低空搜救,确保万无一失。经过民警艰苦搜寻和沿河职工、群众协助,于12日晚8时在巴家咀水库的蒲河河道发现两条娃娃鱼,一条身长60公分,体宽10公分,重1公斤。另一条身长74公分,体宽11公分,重2公斤。
对发现的娃娃鱼,经过救助中心的观察救治,娃娃鱼体力得到恢复,于7月14日选择适生水域将娃娃鱼放生,并树立警示牌,确定人员,加强湖水周围管理,防止人为伤害娃娃鱼。
据悉“娃娃鱼”学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它的叫声像婴安全儿的哭声被称“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浙江、贵州、四川及陕西秦岭山区,甘肃除陇南、天水以外,其余地区均未发现。“娃娃鱼”一般在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的石缝、岩洞和山涧溪流、河流中生存,而位于黄土高原的庆阳,发现了娃娃鱼,实属稀奇。(市森林公安局 徐绒绒)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