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雷声龙:领着乡亲栽苗木奔小康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合水县蒿咀铺乡蒿咀铺村党支部书记雷声龙,是合水县宇润稀有苗木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当地有名的育苗大户。4月24日,笔者见到雷声龙时,他很自信地对笔者说道:“我们村现在基本脱贫了,正在奔向‘小康’。”
在攀谈中笔者得知,雷声龙从事苗木繁育、定植和绿化造林工程已经10多年了。在2009年庆阳市国有林场改革后,他看准商机,联合几位村民成立了专门从事子午岭稀有苗木繁育的专业合作社,租用林场5000亩荒山荒坡开展苗林结合培育。如今,已经有4个村的150多个农民加入合作社,去年利润分红达到30万元。
“过去,我们种植苗木很盲目,也不知道哪个树种能赚钱,哪种苗木好经营。现在,我们很明确,就是要种稀有苗木。”雷声龙说,他们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北方的苗木在南方种植时成活率很高,尤其是子午岭的稀有苗木在南方一些城市很受欢迎,稀有苗木相比其他的苗木售价更高,市场的需求量更大。
在宇润合作社的育苗地里,记者看到栽植苗木的大多是妇女。她们干起活来有条不紊,将幼苗一排排整齐地栽到地里。她们大多就是本村的农民,在合作社干一天活能赚100元。“活不重,主要是在自己的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到家里。”一位李姓的村民说,她的丈夫已经外出打工了,家里的地也入到合作社里种上了苗木。现在,算上丈夫和她自己打工赚的钱,再加上合作社的分红,家里每年能收入3万多元。
雷声龙告诉笔者,当地农民大部分的土地都栽植了苗木,苗木不仅比种植其他作物经济效益高,还容易打理,人力投入少。每年就春、秋两季需要人力栽植,其余时间只需要很少的人力养护就可以了。农民在春耕、秋收的空闲期在合作社打工,其他的农闲时期可以安心在外打工,每年还可以拿到合作社的分红,这相当于解放了当地农民的劳动力,把整村的人力和土地资源都盘活了。
蒿咀铺村有150户农民,近半数都买了小轿车,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这主要得益于栽植苗木和苗林结合培育项目,让农民真正的富了起来。”雷声龙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