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庆阳 林草先锋】王卫兵:扎根林区四十年 守住青山不放松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一片林,一个人,一辆摩托车,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巡护——这是合水林管分局拓儿塬林场护林员王卫兵的真实写照。今年58岁的他,已在这片子午岭林区度过了整整四十个春秋。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皱纹,风霜染白了他的鬓发,却从未改变他那颗守护青山的初心。
一片赤忱付林海,三代人守一片青。年少时,王卫兵跟随着父亲的脚步走进林场;工作后,他与同为护林员的戚玉英结为夫妻,并肩守护这片绿色;如今,受父辈熏陶,儿子王勇通过招考也接过了接力棒,成为家中的第三代护林人。一家人将青春与热血,无声地浇灌给了这片深爱的山林。
林海情深守青山,足迹万里寄深情。四十年间,王卫兵先后驻守过黑木资源管护站、石卡子管护站等多个站点。最初的工作点,是林场从村民那里租来的一孔窑洞,王卫兵夫妇在那里住了5年。没有电,没有信号,只有崎岖的山路和望不到头的林区。巡山近则步行,远骑摩托,一天数十里是家常便饭。有时巡至天黑,他就借宿在老乡家。淳朴的村民总会热情地留他吃饭、过夜——长期的坚守,让他与这片土地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四十寒暑写忠诚,一腔担当万木欣。四十个年头里,他有三十多个春节是在管护站度过。团圆饭可以缺席,但森林防火、守护森林的使命不能有一刻松懈。这样的选择背后,是他对家庭的深深亏欠,2008年王卫兵母亲被查出患上肝癌,王卫兵因为护林员特殊的工作性质,无法陪伴母亲身边,伺候母亲尽孝,弥留之际因防火值守,未能及时赶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这也是王卫兵多年深藏心中的遗憾和愧疚。
因为长期在林场一线工作,王卫兵皮肤黝黑,一张笑脸铺满皱纹,纯朴友善。他说:“这些年来,没有照料好父母起居,也很少陪伴孩子,回想起来,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想到自己肩上所担的责任,相比之下,只能舍小家顾大家,每次看到自己一手看护的林子一天天长起来,山一年比一年绿了,会从心底生发出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
守护绿色初心在,践行使命志不改。因工作踏实认真,王卫兵多次被组织评为先进个人。近几年,他被调回林场机关担任水暖工。冬季的锅炉房成了他的主战场,烧锅炉他灰头土脸,照样全力以赴。今年机关开始了锅炉改造,施工现场,老王笑着说:“以前烧锅炉灰头土脸的时候过去了,以后都是几个按钮的事,咱也是技术工了!”这次施工要持续一个半月,只要工队上工,无论节假日王卫兵都会出现。合水林管分局拓儿塬林场党支部负责人赵永宁说,虽然岗位变了,工作环境也变了,但王卫兵同志对待工作的“憨劲”一点都没有变。
四十年风吹林涛,四十年脚踏青山。王卫兵用半生时光守护着子午岭的每一棵树、每一寸绿,他的生命早已与这片森林紧紧相连。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真正做到了“扎根林区,以场为家,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和使命担当,他用林业人善良、淳朴、敬业的精神,诠释着“子午岭精神”,生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论。茫茫林海,绵延不绝,无声见证着这位普通护林员不平凡的坚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