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林业局关于加快调整苗木培育结构的意见
庆林发〔2017〕60号
各县(区)林业局、各林业总场、巴家咀林场:
为了更好发展苗林培育产业,加快形成林木种苗市场优势,进一步优化苗木培育结构,为造林绿化提供品种对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根据《庆阳市林业发展“十三五”和中长期规划》,结合林业建设实际和市场需求,现就加快调整苗木培育结构提出如下意见。
一、苗木培育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林业部门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把造林绿化苗木培育作为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林农收入、推动全市绿化步伐的主导产业来抓。在苗木生产过程中,各级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出“三个坚持”。即坚持规模培育,特别是油松容器苗和绿化大苗定植面积大、数量多、规格全;坚持高标准组织生产,全面推广应用容器育苗、遮阴网育苗、地膜覆盖育苗等适用技术,经营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培育苗木普遍长势良好;坚持科技兴林战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新品种引进试验、优良乡土树种繁育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突破。2016年底,全市共培育各类苗木15.33万亩,载苗量达到22.66亿株,今春可出圃各类苗木10.96亿株。苗木产业逐步形成了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科学培育,效益为先的良性发展局面。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育苗品种单一,针叶树多、绿化用阔叶树少,大规格苗木不足,树种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苗木销售信息不畅,促销手段单一,适销对路树种少,苗木滞销的危机潜在。优质充足的种苗是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物质基础。各级林业部门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加快苗木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全力推进苗木培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以良种选育为基础,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保障供应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执法监管为保障,全面提高良种壮苗生产能力和林木种苗整体发展水平,为全市生态建设提供种苗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调优结构、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并重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原则。
——坚持依法治种、科技兴种,全面提高种苗质量原则。
(三)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抓好稳定育苗规模、调整苗木结构、拓宽销售渠道等工作,使每年新育苗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树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苗木市场优势逐步形成,实现苗木培育多元化发展,苗林培育产业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稳定育苗规模
充分利用全市土地资源优势,在现有苗木基地的基础上,整合其它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加强对名、优、新、特林木良种的引进、培育、试验、示范、推广和生产工作,带动优良乡土树种等特色林木种苗的发展,提高庆阳林木种苗的市场竞争力。2017年,规划建立集中连片、树种多样、规格齐全的示范性种苗基地34处,八县区各1处,子午岭26个林场各1处。以示范性种苗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市苗木培育规模发展,使县区新育面积达到35000亩,子午岭林区新育苗面积达到5000亩。
(二)调整苗木结构
坚持造林、绿化和经济林苗木一起抓,不同规格和龄级苗木齐培育的原则,大力调整育苗结构,着力培育适销对路的生态造林和大规格绿化苗木,培育苗木的针阔树种比例控制在1:1;经济林苗木、常规造林苗木、城乡绿化苗木比例分别达到5%、40%、55%。常规造林用苗:以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云杉、樟子松、华山松、白皮松、刺槐、山杏、山桃、河北杨、小叶杨、新疆杨、三倍体毛白杨、欧美杨、北京杨、辽东栎、狼牙刺、胡枝子、文冠果、金丝柳、旱柳、竹柳、沙棘、柠条、紫穗槐等26种为主;城乡绿化用苗:以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华山松、白皮松、雪松、铅笔柏、国槐、红叶杨、红叶李、白腊、银杏、丝绵木、刺柏、圆柏、桧柏、五角枫、三角枫、元宝枫、鸡爪槭、青榨槭、竹柳、垂柳、馒头柳、龙爪槐、龙爪榆、金叶榆、香花槐、金丝柳、栾树、苦楝、爬地柏、柽柳、杜松、大叶黄杨、紫丁香、北京丁香、合欢、楸树、樱花、紫叶梓树、金叶皂荚、金叶刺槐、黄栌、火炬、美国红枫、臭椿、香椿、黄金槐、金枝国槐、金叶国槐、红枫、卫矛、木槿、栒子木、桑树、枸树、黄刺玫、紫斑牡丹、小叶黄杨、北海道黄杨、红叶小檗、狼牙刺、贴梗海棠、月季、连翘、碧桃、榆叶梅、珍珠梅、金叶莸、金边醉鱼草、斑叶黄杨、洋常春藤、石榴花、迎春花、棣棠花、彩叶草、酢浆草、鸡冠花、爬山虎、枸杞子、西府海棠、白桦、美国凌霄、金银忍冬、红瑞木、天目琼花、锦带花等89种为主;经济林用苗:以苹果、山定子、杜梨、梨、文冠果、核桃、曹杏、黄干桃、李、樱桃、晋枣、梨枣、君千子、柿树、枸杞等15种为主。
(三)拓宽销售渠道
坚持“育销并重”的原则,把苗木销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销售实现资金良性循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各单位要充分挖掘本地市场潜力,荒山造林、道路绿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和其他绿地建设应尽量使用市内苗木,减少外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市内苗木经纪人已经建立起的苗木销售网,下大气力推销市内苗木。要举办各种类型的林木种苗展销交流会,吸引全国各地客商来庆交流洽谈合作事宜,提升我市苗林产业知名度,巩固老客户、结识新朋友、开拓新市场。充分利用好各种网络平台,春秋季造林期间每天更新苗木供求信息,帮助群众销售苗木。尝试搭建电子商务平台,鼓励龙头企业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网络营销,宣传展示我市独具特色的苗木产品,提升“陇东塬”苗木品牌知名度,拓宽苗木销售途径,促进苗林产业持续发展。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搞好规划。林木种苗是林业的命根,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为林业建设提供充足的良种壮苗,是林木种苗工作的根本任务。各级林业部门要继续坚持“一把手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下大力气抓种苗”的工作思路,确定相关科室和专门人员抓好种苗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研究具体办法,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要结合各自目标任务做好苗木培育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稳定苗木培育规模。每年国有林业总场培育树种由市局统一下达任务指标;各县区培育树种在体现多样化的前提下,按照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自行确定。要大力培育绿化大苗,积极引进和培育适合我市栽植的绿化树种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不断丰富树种品种、调优树种结构。要树立品牌意识,拓展“陇东塬”牌苗木品牌效应,突出优势,抢占市场,创造效益。
(二)强化管理,依法治种。各级林业部门要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供应的相关法律法规。苗木供应严格实行“两证一签”制度。各级林业资源管护、种苗、森防等管理单位要依法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确保苗木销售各个环节和相关手续合法合规,外销苗木一路顺畅。要推广使用良种育苗,选择培育国家或者省上审定(认定)的林木良种,使林木良种使用率逐步达到75%以上。
(三)创新科技,增强实力。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标准化、栽培管理科学化、产品经营品牌化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技术推广体系,筛选、组装一批科研成果。既要加大国内外林木种苗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筛选力度,更要加大对现有品种、技术的驯化、选育、更新和推广力度,实现引进一批、选育(改良)一批、储存一批、推广一批的良性循环。鼓励林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联合攻关,进行新技术成果孵化,与种苗基地联合兴办种苗科技示范园区或种苗集团。
(四)多方筹资,确保投入。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林木种苗建设的投资,积极探索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依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切实用好每年市财政安排的育苗基地建设经费和国家良种基地、良种壮苗培育补贴经费,积极争取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网改造、林区道路改扩建以及安全饮水等工程项目,建设好苗圃基地、良种基地、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基础设施。
(五)严格考核,推动工作。各级林业部门要建立苗木培育考核机制,将苗木培育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种苗站要加强对全市种苗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要坚持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采用检查、抽查、核查等考核方法,通过查阅档案、听取汇报、现场丈量、样方计算等,对林区种苗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推动苗林结合培育工作科学发展。
庆阳市林业局
2017年3月24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