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文化宣传>文化作品>详细内容

山中(苟平刚)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06 14:04:1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                         

清亮或沙哑的鸟鸣声,执着地叩开了晨曦的门扉,摇醒了梦乡中的我,也唤醒了大千世界中的一切生灵。只见尖而细、宽而阔的叶片上,蓄满了昨夜星星留下的泪珠,虽然已是深秋时节,但这点点滴滴足以滋润着向上向阳处一些细微生命的勃勃生机。

幽静的村庄里,一座粉壁红瓦的庭院坐落在青山碧水间、坐落于狭长逼仄的九龙川以东的川台上。高大的五间瓦房坐北朝南窗明几净,是同事们的宿舍和管护站的办公室,左手边一溜厦房是同事的厨房、煤房、库房和卫生间,后院尚有一小块可供耕耘的小菜园,闲暇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使枯燥乏味的日子多了些情趣,晨昏间播种施肥、拔草收获,其乐融融,真有一种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从容。偌大的庭院中,一株挺拔、伟岸的国槐树卫士般守护着小院时光,陪伴着山村里的春夏秋冬,为左家川森林资源管护站撑起了一片天空。这里就是我们的根系之所在;这里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这里是风景优美,幽静、淳朴,春有百花,夏可听蝉、秋可赏色彩之斑斓、冬可看银蛇狂舞。不信,你瞧!温婉静美的油画中,秋色连波,水光潋滟,画师们随意涂抹着斑斓的色彩,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如此美好的世界。涨红了脸庞的山里红、玛瑙似的山葡萄、杜梨子、沙棘果、青里泛红的酸枣,还有漫山遍野的山菊花,火一样的燃爆了入眼入心的秋色。一阵风吹过,一片又一片的叶子们欢呼雀跃,翩飞似蝶。他们窃窃私语,是对秋日的无限眷恋、依依惜别,还是从容洒脱、悠然自若呢?

像往常一样,起床之后必去后院的菜园里闲转逗留,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仿佛所有可食用的蔬菜都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在与不在都心心念念。走过房屋的拐角、窑洞的面前,藏在茎茎叶叶中的长如发丝的豆角、嫩脆可口的黄瓜、酸甜可口的西红柿都会使人心生愉悦、满心欢喜。园里所有的菜蔬,和我的父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滋补着身体的菜蔬,从许多年前的每一个春天开始,母亲絮叨着手把手地教我,如何选种子、怎样播种、啥时候施肥、除草和田间管理,又怎么储藏,事无巨细灌满了少年的耳朵。蓦然回首,物是人非,山长水阔了。

简简单单的一日三餐,任我再怎么精心烹饪,还是做不出妈妈的味道,只能在梦中细细品尝了。

午夜梦回,母亲不止一次地守护在我的床榻左右。影影绰绰中,戴着灰色头巾的老母亲携着刀子似的冷风,颤巍巍地抱着柴火走了进来,俯下佝偻的腰身一下一下划亮了火柴,点燃了人间的第一缕炊烟,锅碗瓢盆奏鸣曲再一次响彻了黑黢黢的窑洞,须臾之间,色香味俱全的臊子面又递到了我的手上……      

(二)

日子,行云流水般飞逝了。该来的悄悄地来了,不该走的也隐入尘烟之中了,而我还在这里,还在云深不知处的林海中驻足仰望;还在一泓秋水中细数年华。无限遐想中,同事打招呼的声音打断了心头的千头万绪,恍惚间才发现今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便忙不迭地做早餐,诸事完毕后开始了今天的工作,迎着朝阳向山而行。

一行三人身着迷彩服,一抹印着“森林消防”字样的橘黄色的背心成了我们的标配,抚慰着渐渐走向深秋里的草木。铿锵有力的步子,沿着柏油筑就的村道逶迤前行,阳光下的花花草草、蜿蜒曲折的九龙河、掩映在晨雾中的农家小院,以及星星点点漫卷着的山菊花,色彩缤纷、跃然入目。细而长的绳子似的羊肠山路上,已然落满了厚软如絮的落叶,沙沙、沙沙、啾啾、啁啁为这美丽的山水田园赋予了诗人的灵性和曼妙。

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谁说不是呢?在这人迹罕至的茫茫林海中,后来者的我们循着父辈们走过的足迹上山下洼,巡护森林。相信,他们走远的背影里,花草树木都会铭记着他们沧桑的容颜和爽朗的笑声,还有一颗一颗一滴一滴的血汗,正因为有了无数个他们,才有了今天的十万青山,才有了今天的天然氧吧,绿色屏障。

越向上走,路越发得坎坷陡峭了,甚至无迹可寻。我们只好手脚并用,披荆斩棘硬生生蹚出了自己的路。有时候,面对着高不可攀的悬崖和沟壑,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父辈们的艰辛和伟大!

(三)

艰难爬山的路上,忽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沉寂的山林,原来是新的任务下达了:“各位护林员务必在各自的管护区域内,采集松材线虫病的信息工作……”。于是乎,千沟万壑的丛林中,一些人走来了,有大学生、林二代、林三代、退伍军人,他们或青春正好或步履维艰或……

相视一笑的我们,向森林的更深处抵达着。无路可走的沟壑中,我们受尽了灌木丛林的调戏和羁绊。冷峻且不失幽默的荆棘揪扯着我们的衣襟和裤腿,把一根根锋芒刺进了肌肤之中,高处低垂下来的树枝亲吻着我们黝黑的脸庞,热辣辣的刺痛便弥散开来,一串串的血豆潸潸滑落,忙碌中的同事们仍不忘彼此打趣、戏说“挂彩了,见红了”。有时候,我们在高不可攀的悬崖上、断崖处、阴沟里一会变成空中飞人一会变成了蜘蛛人一会又成了“草上飞”,惊险刺激又令人惊心动魄。这些都不足为奇、都不足以阻挡我们向上攀爬的身影。毕竟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绿洲梦。

每一棵树自有着自己的精彩,纤细若亭亭玉立的少女或挺拔如豪放的西北汉子。寻寻觅觅,阴山的半山腰中,松涛阵阵如雷贯耳。大到整座山,小至每一棵树,采集流程,大小林班,千沟万壑、林木分布、林界耕地、当前定位、信息上传,手机APP软件上一目了然。采集信息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粗心大意。同事们顾不上山路陡峭,顾不上擦拭额头上的汗滴,顾不上舒缓一下急促跳动的心,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在嚓嚓嚓声中,把一张张珍贵的照片瞬间定格成了永恒。

每一片林子,在我们的足下如此之远又如此之近。汹涌的汗水也不知道湿透了多少回衣背。工作中的我们时不时地大声呼唤着,叮嘱着彼此注意安全,交流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你呼我应中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知不觉中雨还是来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手机无法拍到更加清晰的照片,加之山路湿滑难行,一不留神就会跌个四脚朝天,满身污泥。汇聚成千万条的雨水,肆意地奔涌在每一寸衣帛和肌肤的河流里,同事们谁也没有一句怨言或萌生打道回府的想法。依然如故地嬉笑怒骂,甚至仰天长啸,细蒙蒙的山林里激荡着不甚动听的歌,惊得山雀们扑棱棱地向山下仓皇逃窜。时光真的好不仅用,疏忽间才发现天色已晚,才感觉两个凉馍馍就着辣椒、大葱,喝着山泉水的午餐已是数小时之前了。看着手机里的采集信息由红变绿,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雨还在下着,走在来时路上的我们饥肠辘辘,疲乏不堪。深深浅浅的足迹已被雨水冲刷的无迹可寻了,林立的乱石阻挡着踉踉跄跄的脚步,雨中的我们相互打气加油、手牵着手,缓慢地向山下蠕动着,影影绰绰的光影中飘来了农家晚饭的香味,还有一声紧似一阵的狗吠声……

 终于回来了,庭院里又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音,晚饭过后。他们相继沉沉睡去了,毫无睡意的我,又步入了诗与远方的新的征程中……

明天的明天,或许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美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