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文化宣传>文化作品>详细内容

父亲留下的一棵果树(荔瑞琴 )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14 16:58:00 浏览次数: 【字体:

  讲述人荔瑞琴 本报记者李馨怡整理

  父亲去世前,曾为我们留下了一棵果树,我们称其“苹果梨”,那棵树寄托了他对儿女的牵挂。记得那年搬到新居不久,父亲在正房门前整理出了一块空地,松土后摊开一捆树苗对我们说:“赶上春季,每人都来种棵树吧!”我们欢呼雀跃起来,纷纷选中自己喜欢的树种,学着父亲的样子,挖坑、填苗、培土、浇水,像模像样地栽上了树苗。岁月更替,不经意间,这些树已经长得满园葱绿,每到春、夏季节,门前的果树竟密密地遮住了室内的光线。

  经过我们反复做思想工作,父亲最终同意砍掉一些,但他坚持留下了靠近西墙的那棵“苹果梨”树,只是因为那是我最喜欢吃的!这树是哥哥的杰作:前几年他从外面拿回新品种梨树芽条,要在苹果树上嫁接苹果梨。梨不梨果不果的,这叫什么味儿?父亲起初不同意,但他拗不过哥哥,只好任由他折腾!

  旧树结新果,嫁接成功的“苹果梨”,黄中透粉,果色浅于石榴,看起来脏兮兮,摸起来粘糊糊,家人都不喜欢它,嫌太酸。只有我每次都贪恋地吃不够,那种酸酸甜甜的爽口味道,有着说不出的惬意和快乐。就是这不起眼的外表,蕴含着饱满的汁液,一口咬下去,吞咽不及,梨汁就满嘴流出来,经常弄湿了衣裳!父亲喜欢看我这幅馋相, 他给我递来毛巾,眼神中的疼爱与满足,随着洒进屋子的太阳余晖,瞬间就让我心中热流上涌,泪如雨下!

  近年,哥哥想把院子重新规划,父亲挡着,死活不让砍掉这些树,父子之间难免发生争执:果子摘下来,堆得满地都是,而喜欢吃的人却不见影儿!因为在外工作,我们回家的次数毕竟有限。哥哥在工具房里几次转悠,终于下了决心,他提着锯条刚要走向果树,父亲眼尖手快,先一步来到树下,像母鸡护小鸡一样挡住了哥哥。

  “气急了的哥哥,摔了锯子,气咻咻的转回西房,一脚踹翻了梨框,梨儿滚得满地都是。父亲呢,也气白了脸,跺着脚回屋,一整天都不吃饭。”当嫂子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父子大战时的情景时,我看着已被拢在一起但沾满了泥土的梨儿,拿一个在手,说笑间已流下泪来。

  父亲去世后,我第一次无比霸道地向哥哥提出要求,要他务必留下这棵苹果梨树。因为答应了我的哥哥也明白,父亲把他对儿女的情感,以一棵树的形式种植在家园,它的根已经扎在了我们心里——湛蓝的天空下,依然枝繁叶茂地生长着的这棵果树,积存着父亲的牵挂,寄托着我们的思念!(来源:陇东报 讲述人 荔瑞琴 记者李馨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