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文化宣传>典型人物>详细内容

【陇东报】唐家龙:种植一片绿带富一方人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7-04-18 20:44:50 浏览次数: 【字体: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何强2017年4月18日报道)

初春的阳光格外明媚,在合水县老城镇杨坪村的育苗基地里,一棵棵刺槐被装车工人整齐地装上了运往河北的货车上,村民李智脸上洋溢着难掩的笑容,在装车现场忙前忙后。

“自从我2015年加入林业合作社以后,跟随唐家龙种植油松、刺槐、云杉等苗木,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合水县老城镇水沟村村民李智说。

李智提到的唐家龙就是合水县家龙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成为当地苗林产业的带头人,唐家龙不仅改变了自己了命运,还带领引导众多乡亲走上了致富路。

然而,他与苗木结缘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1998年,国营北川林场招聘工人,唐家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去报名应聘。结果,他被林场顺利录取。从此,他告别了祖祖辈辈从事的农业生产,在林场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之路。凭借一股好学上进的劲头,唐家龙在四年的林场工作中掌握了培育苗木的技术,2002年,他便开始在自己家的地里尝试培育苗木。第一年,初试效果不错,唐家龙培育的苗木从油松、刺槐两三个品种增加到十余种,市场需求源源不断,一些苗木客商上门咨询下订单,当年盈利2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也更坚定了发展苗木产业的信心。

2009年,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唐家龙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采取承包、流转等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0多亩,收入也突破了六位数。

2015年5月,唐家龙动员乡邻乡亲50多户,筹资610万元,注册成立了合水县家龙苗木专业合作社,先后在老城镇水沟村、杨坪村、北川村,蒿咀铺乡张举塬村新建育苗基地4处,培育油松、侧柏、云杉、国槐、刺槐、杨树、柳树等各类苗木500亩,目前,合作社各类苗木已达600余亩,年收入达400万元以上。

为了降低成本,唐家龙根据多年苗木从业经验和对市场的了解,探索出了“合作社+苗圃+林场+群众”的合作模式,着重利用林场的优质幼苗和规范化管理技术,提高合作社苗木和周边群众苗木标准化生产水平,这样不仅满足了苗木销售市场对苗木价格、技术、管理等多元化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当地苗木销售纵深发展,使国有林场和群众取得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