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文化宣传>典型人物>详细内容

植树造林的好典范——苏振军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1-10-27 14:33:38 浏览次数: 【字体:

  苏振军,男,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现年48岁,系环县车道乡万安村农民,十几年来,他凭着执着和坚定的信念,十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将一座又一座荒山、荒坡变成了绿洲,被方圆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绿色使者”。

  车道乡是环县西北部一个较为偏僻落后的乡镇,自古就有“山大地薄人稀少、飞砂走砾苗难保”的传说。的确,前些年的车道气候恶劣,风沙大,基础条件差,人民生活水平落后,特别是荒凉的大山上几乎没有绿荫,地里的庄稼更是稀薄,亩产只有二、三十斤,恶劣的环境、落后的观念造就了“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生产格局。在九十年代,党对农村有了新政策,提出广泛动员群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以及“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的口号,有一位农民党员饶有兴致地对家里人说:“我咋就没想到这一点”!于是他积极响应党的政策,给自己定了造千亩林地,美化绿化家乡生态环境的奋斗目标,这位决心之大、恒心之深、顾全大局、热忱于党的事业的农民党员,他就是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的“2007年度甘肃省绿化奖章获得者”、曾被市、县、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万安村长梁组农民党员苏振军。

  他的造林绿化工程是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他10年如一日,时时刻刻想着既定的林怎么造,庄子背后几架山怎样才能尽快地绿起来。由于山高坡陡,雨水难以存留,白白地流到河里,还刷走了肥沃的土壤,加之近年干旱少雨,直接栽树是很难成活的。此年春季,他组织全家人员,拎着铁锨,扛着镢头,浩浩荡荡上了山,开始了工程实施的第一道工序——刨树坑,挖集流槽,修水平沟。

  事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是难上难,一天的工夫,全家4口人才基本修好了200米的水槽,多达上千亩的林地雨水集流槽该挖多少天?家里的其他成员埋怨他、责备他,可苏振军同志取笑地说:“一个人一天才吃一斤面,家里十几石五六千斤麦子咱们都能吃完,这算什么!”于是,他带着妻子和儿女,背着干粮提着水,继续进行他们的“挖山”工程。时间长了,日子久了,荒山陡坡变成了节节上升的云梯,可振军的心还没有放松,因为重要的工序还没有进行,那就是选什么苗、栽什么树、怎么栽。

  最后,他根据气候和苗木成活时间特点,决定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利用秋季农闲时间种树,第二步是在春季选好树苗栽树。

  当年秋季,他就选好杏胡,带着家人上山开始了种树。由于多年干旱,土壤缺少水分,难以保证成活率,如何解决缺水问题,他苦思冥想,最后决定下山人担驴驮取远在五里之外深沟里的水,一个窝半桶水两粒杏葫,细心下种。为了抢时间,有时还掏钱雇人帮忙,饿了就啃点干馍,渴了就喝点凉水,累了就在山上躺一阵 ;第二年开春,他早早就四处打听购买适合当地栽植的好树苗,还托在县教育局工作的兄第苏振龙为他拉回了几百棵柏树和国槐,看见这些对于山里人来说是宝的树苗,他高兴地不得了,急忙上山,将其小心翼翼地栽植,为了确保小树苗不受天气的突变而受冻,他用糜草编成篱,一一围了起来。但他仍然不放心,一天上几回山,认真呵护,担怕这些宝物有什么意外,另外,他还买了几本参考资料,学些苗木栽植和管理常识。到农忙季节,由于天气炎热,水分散失快,他就抽空给树苗浇水,干农活累了,就到他双手培育的林地里坐下歇一会儿,边抽烟边勾划着将来这里的美好画面。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6年时间的奋斗,他已累计栽植各种树木20多万株,营造了多达1000余亩的乔灌草混交生态林,附近的三道秃梁、两条荒沟、一道黄土湾以及他修成的“万代路”两旁都有他栽的各类树木,仅他使用过的铁锨、镢头上百把。现在,满处的树苗长势喜人,个别区块已成林。零帐不可细算,六年来,生活中他尽管省吃俭用,在造林方面却投资了5万多元,当邻居和亲朋知道这一点都说:“振军真是胡闹!”尽管如此,可他一点没有泄气,依然坚持着一个普通农民党员的信念。

 2005年,万安村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境内的东老爷山建设有了新的规划,具体是修好几条道路,机平2亩地新建市场,苏振军知道后,急忙建议村委会:“要建设东老爷山,就要使其成为一个风景旅游点来总体规划,其中栽好风景树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建设项目”,村委会成员表示一致同意,最后将绿化工程定在了2006年至2007年。其实,苏振军同志的事迹是很多的,如“万代路”的修建、全乡邮包的递送┄┄,他的决心让人感动,他的精神令人佩服,他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党员,但他的事迹却是惊人的。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他成了全县乃至全市党员和群众学习的典范,学习他的吃苦精神,学习他的乐于奉献,学习他远大的胸怀。他还一再鞭策自己,既然党和人民看中我,我就要为群众再做点贡献,用自己的行动去鼓励大家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用片片绿荫去为落后的家乡送去一点希望。在人们心目中,他永远都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个矢志不渝的人、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一个土生土长的人、一个普普通通而十分伟大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