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上的绿色卫士 ——2022年“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获得者张彦伟
44岁的中共党员张彦伟同志是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林镇林场的一名林业工人。在这里,他工作了20个春秋,用传承、奉献、护卫、坚守和勤奋书写了红色沃土上的绿色担当。
传承:成了一名“林二代”
张彦伟同志祖籍陕西省横山区。他的父亲张楚义1962年因为生活艰难来到了华池,1964年成了一名林业工人,从伐木工干起,当过施工员、林场场长、党委书记、总场副场长,并于1993年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奖章。
1997年,张彦伟完成高中学业。父亲的影响和林场长大的经历,让他接过父亲的䦆头和铁锨,做了一个林业人。一开始,他跟着生产班起早贪黑地育苗、造林、抚育,在不长的时间里,他就融入了集体。但是,干着干着,他就觉得,当一名林业工人,只有踏实肯干还不行,还得有知识,因此他报名参加了甘肃农业大学的自学考试,经过了三年的努力,获得了林学专业的专科毕业证。
工作了四五年之后,好多人曾对他说:“你父亲现在是总场领导,给你找个轻省的活儿干,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可他深知父亲的脾气,从来没在父亲面前提过这事,所以,他至今依然在林镇林场“上山爬洼”。现在,他父亲已经去世11年了。每每说起父亲,他总会说:“父亲当年对我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父亲领我进的不仅仅是职业的门,更是信念的门!”
奉献:哪里困难哪里上
“工作中的排头兵,哪里困难那里上。”这是同志们对张彦伟的评价。可是,当人们问起他林业生涯中有哪些足以自豪的事情时,他却说:“没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家干的。”其实,他是一个多面手,先后在多个岗位上工作过,在每个岗位上都是“靠得住的人”。
2002年3月,他由文书被调整为生产班长。当时,林镇林场主要生产区在算账沟和兔儿砭。算账沟是革命烈士——南梁游击队总指挥梅生贵的家乡。张彦伟带领生产班上的13名职工,顶着西北初春料峭的寒风和沙尘,硬是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啃下了一块硬骨头——栽树530亩88000多株。他担任生产班长2年3个月,带领职工育苗522亩、造林2600亩。林镇林场因此获得油松带土造林、华北落叶松育苗等单项奖,2002、2003两个年度年被华池林业总场评为先进单位。
2004年7月,因为工作出色,张彦伟担任了施工员。上任不久,就遇见了一件难缠事:林场用的工队在小河沟的山梁上栽植油松,这个工队为了省劲省工,工人在向山上背送树苗就把树苗根部带的原土抖落了。这种行为被他第一时间看到了,他及时上前坚决制止抖土,为此和工头争执起来,工头骂他“你只顾树的死活,不顾人的死活”。但骂归骂,他就是毫不通融。工头看拗不过,只好按照规程带土栽植。在担任施工员期间,他始终严把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整地严格落实作业设计规范,整修鱼鳞穴;对于容器苗在起苗前做到灌足底水,对于大田苗保证根系数量和长度并及时假植;栽植坚持“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规程。通过努力,林镇林场造林质量有效提升,成活率都在90%以上。
护卫 :为了绿水和青山
2005年11月,张彦伟又被林场委任为护林队长,这一干就是16年。他心诚、脚勤、头脑清。始终身先士卒,第一时间发现苗头、排除隐患;坚持进入管区督查,对23.3 万亩管区的每一道梁峁、每一条山沟、每一片林地都了如指掌;落实责任区负责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体系。他非常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组织护林员在小河沟等人工油松幼林地鼠害区进行弓箭扑打和溴敌隆药物投放,累计防治面积 3万多亩,灭鼠 0.7万只,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
防火是林区的头等大事。2012年11月的一天,一名妇女在林缘地里焚烧玉米秸秆,他带着一名复转军人新同事前去制止。这女的不但不听劝阻,还出口就骂。新同事没见过这种情况,就和她还嘴,张彦伟制止新同事。没想到这女的更来劲了,上来就撕扯。在撕扯中,他将同事护到身后,自己却挨了这女的几巴掌。事后,这位妇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和丈夫到林场给张彦伟承认错误和道歉。他却说:“没事,能理解。”接着就借此机会向这夫妻俩宣传了一番护林防火法规和政策,使他们心悦诚服。
林牧矛盾时有发生,禁牧是最头疼的事情。2017年10月的一天,张彦伟带领护林员巡山查林,发现高昭沟的幼林地里有一群羊,立即上前进行处理。羊主人要他们具体说明自己是违反了哪个法律法规的哪一条哪一款。这时,张彦伟指出羊主人违反了《庆阳市禁牧条例》,并且原原本本地把相关条文背了出来。羊主人心服口服,最后接受了处理。在返回的路上,同事们问他为啥记得这么清楚,他说:“林业法律法规是咱们护林人员的‘尚方宝剑’,这就要记得熟熟的。”
坚守:选择了就不放弃
选择容易坚守难。张彦伟是一个能够坚守的人。他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正是子午岭林区异常艰难的时候。因为基层林场是差额经费补助单位,职工工资根本无法保障,不少同事看不到希望,买断了工龄,告别了林场。但是,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让张彦伟选择了坚守。即使结婚后一家子的生活费、孩子的奶粉钱,常常需要东挪西借,也没有动摇他扎根子午岭林区的信念。到如今,他在林镇林场工作了20年。
在林区遇险是常有的事。2004年6月的一个凌晨,作为生产班长的他,亲自驾驶四轮拖拉机进沟,不料遇见一位早起的老人在路边忙活。因为机子的灯光昏暗,他没有看清,误以为是碰上了猛兽,一紧张乱了方寸,拖拉机翻了,他被摔进了旁边的坑里,才没有被砸倒。在多年的林业生产和资源管护工作当中,类似这样惊险的事情还有很多,至于被摩托车摔了多少次,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勤奋: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在林镇林场,人们不把张彦伟叫“张队长”,而是叫他“老张”,这其实也是对他敬业精神、为人处事和林业专业技术水平的尊重。他是工匠精神在子午岭林区的践行者。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林场的工作是个粗活,只要能坚守岗位就行了。但张彦伟从来不这么认为,他心里总是想着要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学而不厌,争取成为林业战线的行家里手。除过自学获得大专文凭外,他始终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时时做有心人。一次,全场护林员进行防鼠作业,中午了,大家都休息,喝水闲聊,他却在一旁拿着一本林业专业书在看。有人和他开玩笑:“是不是学习好了准备给我们当大领导?”他没有说啥,只是憨憨地笑了笑,然后低头继续看书,作业时间到了,就接着跟大伙一起投药防鼠。
2019年,庆阳市林草系统在华池林区东华池林场举行林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由于平时好学,处处留心,林业基本知识掌握得扎实,在紧张有序的实战考验和面试中,他在8县区和4个林管分局及4个局直单位的3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当人们表示敬佩的时候,他只是谦虚地说:“是我的运气好,也是评委看我年龄相对大些,抬爱呢。”
红色土地,绿色担当;一份付出,一分收获。作为一名“林二代”,张彦伟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植绿护绿,忠诚干净,用自己的执着坚守书写了绿色卫士的青春人生,20来年的工作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和组织的肯定:2007至2021年,曾被林镇林场、华池林管分局、庆阳市林草局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16次,2019年10月荣获庆阳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0年1月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2022年8月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