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推深做实林长制 注入增添新动能
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西峰区立足全区乡村资源禀赋,把林长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三级林长制工作目标,着力改善基础,发展产业,绘就了绿水青山新面貌,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森林资源安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等多重效应。
健全体系,拧紧责任链条。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总林长会议,研究制定了林长制工作方案、领导小组议事规则、考核办法及林长会议、部门协作、督查、信息报送等相关配套制度,设立区、乡、村三级林长325人(区级林长11人、乡级林长112人、村级林长202人),设置林长公示牌45面,各级林长带头深入林区一线开展巡查检查达3800余次,形成了“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因地制宜,扮靓乡村颜值。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康养为用、融合发展”的思路,对乡村主干道、农村重点项目场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线)风貌进行绿化,动员农村企业、合作社、农户在庭院内外、村庄“四旁”、边角地、废弃地等公共绿化空间栽花种草、植树播绿,同时,依托各村不同的自然条件、民俗风情、历史资源、文化底蕴,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要素,开发吃农家饭、林下烧烤、观赏花田、露营娱乐、窑洞民宿等旅游项目,连成了美丽乡村旅游风情线,形成“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摘、冬可滑雪”的旅游新格局。现已建成出毛寺至八家咀林下休闲观光旅游景区10余处,特别是温泉镇八里庙村太一农庄、显胜乡蒲河村月亮湾露营基地和毛寺村生态旅游项目年均接待旅客10万人次,持续带动周边村民增收,人均达到9000多元。
产业培育,强化引领示范。以推行林长制为契机,积极实施集体林权制度及配套改革,用足用活惠农政策,充分盘活林地资源,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林下养殖鸵鸟、土鸡、珍珠鸡、芦花鸡等禽类累计20万只,养殖牛、羊、野猪、黑土猪1万头(只)、林下养殖蜜蜂0.5万箱,建成苗林培育基地30万亩,产值超过4500万元,林业产业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