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林草局:念活“林长制”三字经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以来,镇原县林草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为契机,紧扣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政策机遇,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以水定林、适地适树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项目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镇原县林草局现有干部职工37人,其中事业管理人员17人。面对全县林草资源总量少、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覆盖率低、造林任务重和人员老龄化严重、技术人员紧缺的状况,县林草局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撸起袖子、俯下身子”深入山峁沟底造林绿化现场从整地质量到苗木规格亲自指挥、亲自安排,现场解决困难问题,多次强调全局干部要“十个指头都会弹钢琴”,淬炼干部担当作为,全体干部高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级“植绿人”在“学思践悟、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在“质量引领、促进发展”上出实招、在“真抓实干、造福百姓”上求实效,发扬“镇原人”吃苦精神、打造“水平阶”蓄水模式、绘就“绿色画”满意卷,念活“林长制”三字经,为美丽镇原绘就绿色山水画底蕴。
“五绿”融合发展在“林”字上做文章。
一是见缝插绿,高质量持续“增绿”扩总量。镇原县林草局围绕“五流域六干线”布局,全力推进三北、天保、碳汇开发、造林补贴、“一村万树”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打造茹河川道生态治理样板区,庙渠文夏、方山金岔、三岔高湾、殷家城寺山、李园子等5个万亩绿化点和清水河、蒲河、交口河流域10万亩示范片带。2022年底预计完成17万亩任务,其中去年秋季工程造林续建3.42万亩、春季义务植树0.98万亩、秋季义务植树0.54万亩,森林抚育1.2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5万亩,历年工程造林补植1万亩,“一村万树”2万亩,2022年镇原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蒲河流域三个乡镇共实施2.32万亩,目前已高质量完成全部整地任务,霜冻前将全部完成栽植任务。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4.0521万亩正在规划建设中。
二是以“管绿”、“护绿”为重,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健全管护机制,把封山禁牧、护林防火作为强化管绿护绿工作的主要抓手,各级林长上下联动,巡林常态化。林业工程建设期内按照“谁栽植、谁管护”的原则,林草局督促工队落实浇水、补植、抚育等管护措施,工程交付后,继续交付村级护林员固定专人看管。统筹协调生态护林员、天保护林员、公益林护林员和草管员四支管护力量,把山头林地划分给护林员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管护成效发放劳务补助。同时做好建设项目征占用林草地审批、加大毁坏林地处罚力度、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三是以“用绿”、“活绿”为抓手,盘活林草资源。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不能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镇原县积极探索扩大培育花椒、樱桃、文冠果提质增效项目面积。通过森林租赁经营不断壮大林下养鸡、养羊、养猪等林下养殖产业,稳固农民增收。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依托原峰山、潜夫山森林公园及镇原“三大池”等生态旅游景点,美化周边旅游景点,推动林草资源与文旅康养等深度融合,切实提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能力。
总林长率先垂范在“长”字上下功夫。
自林长制实施以来,镇原县已建立了四级林长体系,全县共设立县级总林长2人,县级林长8人;乡(镇)总林长38人、林长83人;村级林长215人,副林长1991人,树立林长制公示牌249面。2022年,县级总林长调研巡林12次,其他县级林长调研巡林19次,“一把手”身先士卒主动巡林护林,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各级领导都带上了林长的“帽子”,成了森林资源保护的责任人。
强化制度建设在“制”字上积极探索。
今年召开总林长会议2次,县林长办按照省市林长办指示精神,及时印发《关于印发<镇原县林长制县级会议>等四项配套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镇原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等四个文件的通知》、《镇原县2022年林长制工作重点》、《关于落实各级林长责任、抓紧抓好封山禁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各乡镇、各部门从健全完善制度入手,下足功夫,积极履职尽责。县林长办建立了林长制问题反馈清单、林草项目资源管护清单、乡镇林区羊只坟墓管护清单,乡镇林长巡林工作提示函、重大林长制问题督办函及封山禁牧和护林防火承诺书“三单两函一书”工作模式,积极吸取成功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形成工作亮点,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