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锚定建设高质量“造”、强有力“管”的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镇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构建生态立县战略。“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期间不断在“造”和“管”上做大文章、下真功夫,全县绿化成效显著。
(临泾镇“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项目)
高质量“造”上做大文章。2014年—2020年“再造一个子午岭”全县完成造林108.27万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2021年-2023年进入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期,按照巩固现有绿化成果、补植补造空白地带、退化林修复治理、科学有序扩大林草面积的思路,主要在巴家咀水库蒲河上游重要水源保护区、中南部残塬沟壑区水体保持区和茹河川生态绿色生态廊道区域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全县各级联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林草质量稳步提升。庆阳市2022年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镇原县(人工造林4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示范点是经多方领导争取的国家级项目,为了举全县之力把项目建设成经得起检验的标杆工程,全县上下打破常规思维,紧盯质量导向,精心组织项目,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培训、观摩团点评、工程质量竞标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推进工程质量。林业技术人员把好林业工程质量关口,其他生态项目以国土绿化项目为标杆,通过观摩学习提高工程质量,开创了镇原林草高质量发展之路,多次受到省市县级领导赞扬。林草面积稳步扩大,全县累计完成国土绿化44.31万亩(2021年17.06万亩,2022年16.0924万亩,2023年上半年11.16万亩),总投资18082.57万元(中央省市投资13744.61万元,县级财政投资4337.95924万元),其中工程造林22.3916万亩,总投资13560.33万元,森林抚育3.04万亩,总投资880万元,退化草原修复治理3.5万亩,总投资600万元,义务植树2.11万亩,其他造林13.27万亩,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95个。林草效益稳步攀升,大力推进林草产业发展。继续开展核桃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流转集体林地,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力争今年林下经济产值达到7600万元。
(孟坝镇2022年退化林分修复治理项目)
强有力“管”上下真功夫。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草原植被,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不断提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镇原县以林长制为总抓手,探索资源管护新路子,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封山禁牧工作成效显著。针对部分群众长期偷牧散牧、屡禁不止行为,镇原县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封山禁牧的通告》,林草局印发宣传彩页8000余份,出动宣传车辆、悬挂横幅、实地检查督促、现场拍摄放牧羊群反馈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村组召开护林员和养羊户封山禁牧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封山禁牧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建立《羊只出山放牧举报信息登记花名》及《乱砍滥伐毁林台账》,对群众举报、各级督查发现的违法放牧问题及时下发工作提示函,督促乡镇对出山放牧现象进行情况说明并限期整改。“三单两函一书”助推管护成效。县林长办创立“三单两函一书”工作模式,建立县级林长责任区域林草资源管护清单10份,乡级林长责任区域林草资源管护清单129份。根据林长问题清单,向各级林长、相关乡镇制定下发了《工作提示函》累计26份,收到问题线索督办回复11份。县级总林长“走在前、做表率”,带头巡林20余次,掀起全民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严防严守资源管护生态红线 。近三年国家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变化图斑633个,目前共整改到位622个变化图斑,整改到位率98%。(2021年反馈变化图斑459,2022年反馈变化图斑110个,2023年反馈变化图斑64个)。办理征占用林地94起(临时和永久),面积83.76公顷,收缴植被恢复费1705.62万元。办理征占用草地53起(临时和永久),面积43.24公顷,收缴植被恢复费136.22万元。办理行政处罚14起。
(2023年庙渠镇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项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