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林业产业>林草改革和发展>详细内容

宁县采取“六项措施”推进占用耕地苗木腾退工作

来源: 作者:宁县林草局 付鹏飞 发布时间:2022-07-15 14:17:33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制止耕地“非农化”有关会议精神,宁县把占用耕地苗木问题化解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主要内容,采取了“六项措施”推进耕地苗木腾退,有效消化全县苗木存量,工作进展排名全市前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全市动员会之后,宁县迅速召开了苗木占用耕地问题化解工作专题会议,制订并印发了工作方案,要求要守住耕地红线,积极腾退占用耕地的苗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为推动工作落实,县上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结合腾退任务划定责任领导、责任人,严格落实包抓责任。按照“一天一汇总、三天一通报、一周一调度”的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推动了苗木腾退工作快速推进。

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建立了以县政府为主导,县、乡、村三级协作机制,由县林草局负责牵头,乡村负责实地清退,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水保等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各乡镇也建立了联动机制,由各包联乡镇领导牵头,各乡镇、联村单位、驻村干部配合落实,积极主动做好宣传发动、政策解读、督促指导等工作。 

三是开展技术指导。按照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原则,县林草局组织技术人员,配合乡村对占地苗木开展了调查评估,对具有市场价值的苗木,优先推荐给全县造林绿化工程及苗木客商,尽全力帮助各育苗户销售苗木;对没有使用价值的苗木,通过出具苗木腾退建议书,耐心细致地做好育苗户思想工作,签订协议限期腾退。

四是提供资金保障。为全力破解资金难题,县上提出了“财政补一点、乡镇筹一点、群众投一点、部门帮一点、企业捐一点”的筹措思路,对腾退出无使用价值苗木种植粮食的地块,县财政每亩给予500元的奖补;对腾退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区内的耕地,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县农业农村局落实地力培肥措施;各乡镇也根据各自情况,对积极腾退苗木的农户,主动给予了一定的奖补。 

五是拓展销售渠道。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充分利用微信群、苗木网站等销售平台,积极组织种苗协会、苗木经纪人和优秀苗商代表外出推介,多渠道宣传苗木信息,吸引外地客商签订苗木订单,全年外销苗木1836.38万株,销售总额7905.02万元。今年实施的“固沟保塬”、义务植树、“一村万树”等造林绿化工程,全部就近选用耕地内的苗木,积极引导群众在河岸、庙宇、水源地、荒山荒坡栽植本乡镇、本村组苗木,年内采购或销售苗木2091.24万株,总价值6270.4万元。

六是加强督查考核。为从严考核,县上成立了由林草、自然资源、农村农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根据督查情况适时召开调度会,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及弱项短板,做到对症下药,确保按时限要求稳步推进。为了推动了工作落实,县上建立了以奖代补机制,对任务完成排名前三位的乡镇,分别奖补5万元、4万元和3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各乡镇积工作性。 

截至7月14日,宁县共完成苗木占用耕地腾退53894.5亩,占总任务70313.71亩的76.65%。其中:腾退出高标准农田686.58亩、永久基本农田21285.44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95.00亩)、一般耕地32609.0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