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林管分局以“四个坚持”,持续规范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
近期,为进一步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宁县林管分局以“四个坚持”,持续规范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把好入口关,切实提高设计质量。
一是坚持“现场调查、现场设计”。年初,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任务下达后,宁县林管分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身作则,带头上山爬洼,深入上头地块现地调研项目布局、林分现状、作业对象、措施选择等,并主持制定《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编制流程》《林业工程项目作业设计审核上报流程规范》《育苗作业设计规范》《人工油松林间伐抚育工作流程及质量要求》等4项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优化了设计流程,提出了“三审三校”要求,规范了作业设计审核审批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各林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精准区划小班,科学布设样地,如实调查林分因子,细化作业措施。
二是坚持“由近及远、先易后难”。今年,宁县林管分局以面山及公路沿线为重点,科学布局,合理安排绿化用地。罗山府、盘克、梁掌三个林场将围绕九里沟一线创建万亩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林1处;梁掌和九岘林场将围绕楸树湾面山、背山创建千亩油松可持续经营示范林1处;湘乐林场围绕小坳子一线创建退耕还林提质增效示范林1处、桂花塬林场将围绕岳木川一线创建“山水林苗”一体化治理实践基地1处。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各林场认真落实“一林一策”要求,细化作业措施,针对油松人工中龄林,林分密度过大,营养空间竞争激烈,胸径生长连年下降,林木分化严重等问题,通过林木分类分级,选择目标树,伐除干扰树,间密留匀、去劣留优,大力实施间伐抚育,控制林内密度,促进林木高生长和优良干形;针对分布不均匀、老化、退化、生长衰退、防护功能下降的天然次生林,通过清除枯立木、病腐木及濒死木,采取择伐修复、更替修复和补植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在平茬复壮的同时,加大林下耐荫树种补植,消除林间空地,调整林分结构;人为活动强度大、牛羊危害严重的地块,采取围栏、断路、堵挡等措施。
四是坚持“以水定林、适地适树”。阳山陡坡以油松、云杉、山榆、黑桦、杜梨等抗旱树种为主,沟谷滩地以小叶杨、茶条槭、漆树、五倍子等耐水湿树种为主,鼢鼠危害严重的地块以刺槐、侧柏等鼢鼠厌食树种为主,退化林补植树种以红松、华山松、白皮松、辽东栎、麻栎等耐荫树种为主。充分保护现地已有的天然林、珍稀植物、古树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大力营造针阔、乔灌混交林,培育多树种、多层次、异龄化的林分结构。同时认真落实“两证一签”制度,造林苗木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主要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75%以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