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国土绿化>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详细内容

【喜迎二十大·林草在奋进】镇原县林草局“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奋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来源: 作者:镇原县林草局 张艳艳 发布时间:2022-09-29 09:04:49 浏览次数: 【字体:

九月的镇原,走进茹河川,南北两山层峦叠嶂、山如玉屏,绿树成荫,水如赤练,蜿蜒流淌,国道两旁的金叶复叶槭、银杏和红叶李相映成趣,庭院门前鸟弄枝头、果香四溢。茹河县城段修路筑堤、疏浚河道、植树造景、建设湿地、修复茹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初见成效。如今的镇原,山变绿、水变清,正在用“生态画笔”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绿色山水画卷。这十年,镇原林草局奋进在大规模国土绿化的道路上。

39f8945b515b446f8cbe62f72c2f526a.jpg

镇原县“绿色廊道建设”城关段南北两山绿化

87d2464e4e5d4353a8b9cd1683f39bdc.jpg

太阳池全景

一是狠抓“党建引领,党风廉政走在前

镇原县林草局把抓党建作为引领林业和草原发展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林业和草原发展,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强化生态保护,稳步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全面落实生态惠民惠农政策。紧紧围绕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政治生态专项整治活动。局总支下属两个党支部共32名党员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党员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机关仅有的37名干部以“肩上的责任永远不舍、肩负的使命必须达成”的刀刃向内精神,奋力完成全局各项工作任务。全局干部作风持续好转,政治生态明显优化。

927bc51ffb0740bbb7e247cd8917345c.jpg

2017年姚川万亩生态林示范点

二是注重“制度先行”,集思广益谋规划

近年来,镇原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加快绿色步伐的意见》文件,以全市“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为抓手,以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2014年,镇原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了《镇原县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的实施意见》及《镇原县2014年苗林结合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探索形成“12355苗林产业”发展模式,将苗林产业纳入“1+20”扶贫规划,制定了《镇原县苗林培育奖补办法》。2021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庆阳市“一村万树”工程实施方案》和《庆阳市“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镇原县“一村万树”工程实施方案》和《镇原县“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镇原林草局认真贯彻落实“再造一个子午岭”相关文件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全力组织实施,分年度、分阶段有序推进。为深化落实林长制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林长制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又及时印发了《镇原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等四项配套制度文件,建立了县、乡(镇)、村、组四级林长体系,林长制各项工作有序,将“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落实落细,持续推动项目建设持续向好发展。

c9f4fb107e9347e0923b5580ff6c2eff.JPG

北石窟驿全貌

三是围绕“再造一个子午岭”,主抓项目落实稳推进

镇原县地处庆阳、平凉和宁夏固原两省三市交汇地带,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洪河、茹河、交口河、蒲河四条河流,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将全县切割成平泉、屯字、临泾、孟坝、新集五个较大的塬面,形成西北部梁峁沟谷区、中部残塬沟壑区、东南部高原沟壑区三大不同特征的地理区域。全县共辖10镇9乡,215个行政村,1991个自然村,全县总土地面积525万亩。2014年,林业用地204.2万亩,有林地面积66万亩,疏林地面积17.28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5.7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8.4万亩,无林地面积(宜林荒山荒地)76.8万亩。2021年最新三调融合数据,全县林地108.34万亩(其中乔木林地64.38万亩,疏林地38.23万亩,灌木林地0.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73万亩,其他林地0.91万亩),草地131.54万亩,湿地0.98万亩,森林覆盖率12.25%。

f90e3004ed73481d916aa24a50141fe2.jpg

开边镇解放村休闲采摘风情园

“苗林结合培育”加速“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圆满收官成效明显

2019年底,全县已累计完成苗林培育93.03万亩(2014年15.6万亩,2015年15.46万亩,2016年15.52万亩,2017年15.23万亩,2018年15.02万亩,2019年16.2万亩),占市上下达任务100万亩的93.03%。新造林户均达到9亩以上,其中11275户贫困户发展苗林产业18.4万亩,户均达到16亩以上。全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先后投资9570.01万元,完成项目造林35.83万亩,打造了洪河川区、临泾耿塬、平泉姚川、孟坝原口、太平马南庄、南川东王等一批高标准示范片带;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宝利丰、亚美等企业,采用租赁、承包农户承包地、撂荒地流转土地7.33万亩,完成栽植文冠果7.33万亩;苗木生产大户、致富能人流转林地、撂荒地及村集体宜林地进行大户承包造林模式完成2.7万亩;以林地、林木入股,联户成立林业合作组织进行林下种养殖,新城潘杨涧林场在林下栽植山桃1000亩,放养各类山鸡1.2万只,产值达到200万元。镇原县苗林产业滚动式、良性化发展,实现了苗林结合培育与脱贫致富的有机结合和生态改善与群众增收的互利多赢。

0a3c4236961c439e9f4891a1a7f6f715.jpg

镇原县孟坝镇塬口村

“两区一廊一屏障”助推“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接续开展

2020年以来,镇原县以“大规模国土绿化、生态保护修复,林草资源保护和林业效益提升”为重点,紧扣“双碳”目标,紧盯“两区一廊一屏障”,围绕“五流域六干线”布局,全力推进三北、天保、碳汇开发、造林补贴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打造茹河川道生态治理样板区、庙渠文夏、方山金岔、三岔高湾、殷家城寺山、李园子等5个万亩绿化点和清水河、蒲河、交口河流域10万亩示范片带。科学开展造林绿化、提升森林多功能综合效益、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防风固沙能力和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国土绿化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共完成37.525万亩造林面积(2021年16.065万亩,2021年17.06万亩,2022年4.4万亩),2022年底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项目8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补播改良任务1.5万亩,全力对接石油碳汇林项目1.5万亩,争取国家储备林项目,到2023年底完成庆阳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5万亩。积极开展林草湿调查监测、森林督查整改、林草地征占用审批、护林防火等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大检疫执法力、积极推行林长制、苗木占用耕地腾退等日常林业工作。2022年完成选聘生态护林员1029人,天保护林员196人、公益林护林员139人,草管员215人,已兑付上半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生态护林员劳务补助407.478万元,天保护林员补助78.4万元、公益林护林员补助55.6万元,草管员上半年劳务补助21.5万元。

a7832264e82c4e2bbc3da3aaf735fa79.jpg

上肖乡姜曹村退耕还林

“一村万树”工程填补“再造一个子午岭”农户庭院空白再添村庄新绿

镇原县“一村万树”工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村”为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从塑造村庄风貌、盘活闲置土地、发动群众参与、提振乡村经济等角度出发,以“县局指导、乡村规划、一村一案、村村不同”为宗旨,按照“四种类型”、“八个可绿化空间”,高屋建瓴、分村设计,突出村村有林、户户见绿、处处显景的乡村绿化美化新格局,彰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美景。“一村万树”工程完成73个村(其中乡村振兴村49个,一般村24个),造林绿化面积3.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500万多株,建成城关镇高庄村,临泾镇桃园村,屯字镇闫沟村,太平镇柳咀村4个市级示范村。

3d17f48cb01d45aca06915f8da358f96.JPG

中原原峰山

“全民义务植树”和“绿树围庄”齐参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齐参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积极性、切实增强全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爱绿、护绿、植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镇原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镇原县义务植树方案》。一是集中义务植树。各乡镇按现有人口,每万人每年100亩的标准,确定造林面积,从2022年春季开始至2024年秋季结束,全面开展义务植树。二是农户义务植树。实施“绿树围庄”工程,乡镇助推,农户实施,在庄前屋后,栽植苹果、桃、杏、李子、樱桃等经济林木或绿化苗木,每户不少于10课,绘就绿树葱茏、繁花似锦的美丽庄院。2022年春季,县直机关完成义务植树1000亩,乡镇完成义务植树7800余亩,栽植油松、刺槐等各类苗木共10.78万余株,占下达任务的181.44%。

8deab6c2df6341139fbfee283dc25ba0.JPG

平泉洪河村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再助大规模国土绿化一臂之力

2014至2018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19.8957万亩(2014年1.8万亩、2015年4.5万亩、2016年6.0957万亩、2017年1.5万亩、2018年6万亩)。2017年工程,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400万元,其中退耕农户补助资金1800万元,造林种苗费600万元。2018年工程,国家累计投入资金9600万元,其中退耕农户补助资金7200万元、造林种苗费2400万元。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年度任务安排中,镇原县优先安排贫困村、贫困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让贫困户先期获得现金补助。退耕还林作为“五个一批”中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重要项目,2017年工程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473户6744.1亩。2018年纳入1877户23553.2亩。贫困人口9642人实现脱贫,政策补助让贫困群体户均增收15000元。 近年来,陆续完成历年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工作,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五年年度退耕还林矢量数据审核入库等工作。

3be6c6cdabf844f8accb33b9db65e545.jpg

聚德小镇

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显担当

2015年,县林草局派出1人到中原乡原峰村驻村开展帮扶工作。2016年开始,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完成危房改造110户,协调县交通局完成原峰村至新城乡公路翻新硬化,并拓展至原峰村与平凉市索罗乡东庄村接界,协调县扶贫办完成通户道路整修铺砂12.5公里,投资45万元在原峰村实施苗林结合培育1500亩,完成原峰村、田站村村部绿化。带领全局干部深入原峰村115户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排查,逐户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及收入情况,劳务输转达到1800人,实现收入3600万元,全面建立农民增收目标动态管理机制和定期研判分析制度等多项工作。2019年开始选派3名优秀年轻干部脱离单位到庙渠文夏村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全局帮扶干部把“一户一策”、“分类施策”作为落实到户到人,实现脱贫的有效抓手。2020年成功输转307人务工增收,落实贫困户产业培育帮扶措施,协调兑付养殖、种植、五小产业到户奖补资金184.1万元,扶持贫困户种植万寿菊190亩、中药材60亩,养羊1000多只、牛60头、兔1万多只,帮助33户贫困户新建安全住房并入住,领导干部以消费促贫困户增收,通过代缴房屋保险、养殖保险、种植保险实现增收,2020年206户贫困户全面稳定脱贫。2022年,驻村工作队全面落实省市县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县、镇领导和单位开展工作,抓好乡村振兴到村到户工作,扎实开展大排查,在庙渠镇投资2457万元,规划实施黄河流域治理项目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万亩,退化林1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落实监测帮扶边缘户4户16人,监测户3户14人,回收扶贫贷款74.36万元,完成改厕40户,完成危改7户,窑洞加固5户,驻村工作队努力把文夏村建设成为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