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国土绿化>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详细内容

【喜迎二十大·林草在奋进】华池县奋力谱写林草事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 作者:华池县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2-09-16 14:22:17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华池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为统揽,扎实推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草发展战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蓄积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林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林草事业实现了由数量向质量、绿化向美化的转变,开启了新时代林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c29c3725350a4fe7b1c0eda38b7795f6.JPG

2014年华池县乔河乡火石沟门村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以“四化”为抓手,不断加快大规模国土绿化步伐,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造林树种倡导常绿化。在林业项目建设绿化造林中,大力倡导常绿树种造林,重点抓好常绿树种示范基地建设,在华池县柔远镇柳湾村飞机场周边设计常绿树种油松苗为主。二是造林苗木实行容器化。因地制宜,大力实行容器苗造林,极大提高造林成活率。三是造林方式采取全民化。以机关干部植树活动和“植树节”等为契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义务植树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增强了广大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四是造林措施推行专业化。以组建专业造林队(公司)形式,大力推行专业化造林,从重造轻管转变为专业管护,切实解决成活率低等问题。2016以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1.41万亩,封山育林0.2万亩,森林抚育4.12万亩;累计完成全民义务植树380万株,道路绿化1875公里,围庄植树290万株,栽植乔灌花259.56万株,绿篱1.25万米,草坪0.8万平方米。面山和水库库区、河流沿岸造林绿化加快推进,建成森林小镇2个、森林乡村5个。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72.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5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79.97万立方米。

81bbe259da574399855e783fe26d212d.JPG

2014年华池县柔远镇孙家川村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持续加强资源管理,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认真贯彻执行《庆阳市禁牧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和资源保护管理规定,不断加强管护队伍和能力建设,切实加大封山禁牧力度,森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全县公益林管护面积96.06万亩,管护合格率100%。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面积824.27亩,审批林木采伐蓄积471.29立方米,采伐限额执行率100%;认真组织开展“绿盾、绿剑、绿卫”等涉林专项行动5次,侦破刑事案件2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94起,不断加大涉林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全国森林督查和省级卫片执法核实、整改工作全面完成;森林资源清查第七次复查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样地复位率99%以上、样木复位率98%以上;救助省级以上野生保护动物4只。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8.75万亩,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种苗产地检疫率、测报准确率均优于省上下达指标,实现了“一降三升”。及时发布森林防火禁令,积极开展防火宣传,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森林重点火险区治理二期项目全面建成,有效提升了火灾防控保障能力,森林火灾发生率低于省上下达控制性指标。

603efa55026c4b7295ea8aa9a00fed6d.jpg

2022年华池县元城镇元城村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林业产业稳步发展

坚持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相结合,通过项目示范带动、财政贴息扶持、创建特色品牌、优化产业布局、培养新型经营主体等举措,着力推进经济林果、林木种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发展。近年来,全县栽植经济林9.86万亩(其中:苹果0.15万亩,核桃0.65万亩,其他 9.06万亩),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1万亩、育苗0.6万亩,建立林果标准化示范园0.7万亩,全县苗圃基地达到1万亩,平均每年提供苗木3.2亿株,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种苗保障。全县现有省级森林公园1个。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林场2家,林权流转9.335万亩,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0.83亿元,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3.49亿元。申报林业贷款财政贴息项目3个,落实财政贴息191万元。建立销售平台,扩大市场营销。成立了华池县苗木培育及购销信息服务中心,及时发布苗木供求信息,为广大农户和经营者在林地流转、备案登记、抵押贷款、种苗检疫、采伐限额审批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并邀请省内外客商,积极向外推销华池县苗木,先后到北京、青海、内蒙古和宁夏举办庆阳苗木推荐会,其中在北京推进会上签约销售油松、杨树等110万株订单,签约资金约1.8亿元,推动了全县苗林产业及苗木培育健康有序发展。

积极助力脱贫攻坚,生态扶贫效果明显

坚持优先在贫困村规划布局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力参与林草项目施工、造林项目优先使用贫困户培育的苗木,积极支持将符合政策规定的林草项目资金整合用于脱贫攻坚,全力争取脱贫攻坚资金用于林业扶贫建设项目,强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认真组织开展林业系统深化扶贫领域腐败、作风问题和“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积极应用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信息平台,全面规范和加快林业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兑付,“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发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补偿等补助资金24661.47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取补助资金15257.48万元);累计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5403人(次),发放劳务报酬4322.4万元,带动2000多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8万人增加劳务收入2.24亿元,实现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

fb127faee97a4cf7aa93d5d9f8d86f1e.jpg

2021年华池县悦乐镇温台村“一村万树”工程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着力加强资源保护、防灾减灾、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林业站3幢,维修林业站2个,完成国家级标准化林业站建设5个,防火宣传牌34块,购置扑火机具286套(件)。开展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和东山公园勘界立标,保护区内有临时防火检查站13处,防火道路全长420公里,指示性标牌和警示牌45块。建立水文监测点4个、微气象自动观测站2个。设置保护区碑2块(自然能保护区1块、东山公园1块)、界碑6块,区桩89块(核心区48块、缓冲区41块),界桩76块(自然能保护区71块、东山公园5块),双悬壁F杆宣传牌3块,单立柱双面宣传牌9块,四至明确、界限清楚。安装语音警示监控设备50套。

加强科技宣传培训,林草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紧紧围绕“生态致富,绿色崛起”的大好时机,县乡两级举办苗林产业知识培训班69期,培训乡村干部和农民1.3万人次。举办林果技术培训班45期,参训人员1万人(次)。开展科普宣传162场次,发放科普资料40余万份。积极开展对外宣传,配合新华社、甘肃日报社、甘肃经济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对华池县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甘肃日报、陇东报、华池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对林业建设开展专题访谈、采访报道、主题宣传6次。目前,全县林业高级工程师达到3人、林业工程师达到7人,完成林业科研推广项目1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30人,建办科技示范点6处1万亩,树立林果科技示范户2户。引进核桃新优品种3个、优良绿化树种1个,推广栽植优良乡土树种8个,引进核桃繁育及栽培先进技术3项。完成乡土树种资源调查。有力推动了林草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588e4dfe73034de4a897ea193dfe127e.jpg

2020年华池县元城镇老庙咀村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紧紧围绕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2019年6月份,县林业局党支部和草原站党员组建成立了华池县林业和草原局党支部,党员人数达到45人。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走访慰问困难党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制度,全面推行“甘肃党建”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不断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经常化、规范化。 

回顾过去,一组组数据、一幅幅画卷、一份份收获,凝聚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辛勤汗水,载录了华池县林草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全县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华池县林草建设机遇政策叠加,后发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华池县自然资源局将在市林草局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扬成绩,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为实现山川秀美的幸福美好新庆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