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规划资金>限额以下政府采购项目采购意向>详细内容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全省生态护林员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22 16:26:16 浏览次数: 【字体:

各有关市(州)林业和草原(林业)局,局直有关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省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推动完成“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任务,提升生态护林员项目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省林草局结合实际,制定了《全省生态护林员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2月4日



全省生态护林员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按照省委、省政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为全面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任务,提升生态护林员项目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和全省“两会”精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底线任务,围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总目标,把生态护林员项目作为生态扶贫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特殊举措、重要抓手来推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人为本,以贫困家庭为单元,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规范选聘续聘条件程序,建立健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强化考核管理,巩固整改成果;推动增绿与富民相结合,生态脱贫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一)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国家脱贫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县退出抽查第三方评估反馈问题和脱贫攻坚调研督导反馈问题、国家审计署脱贫攻坚专项审计以及省整改办暗访督查发现的脱贫脱政策、外出务工不履职、选聘程序不规范、聘用重度极重度残疾人、与其他公益性岗位重复等5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各方工作责任,坚持对标对表,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即知即改,确保问题不反弹、无增量,建立提升行动长效机制,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巩固整改清零成果。

(二)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根据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定,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细则(暂行)》。二是制订全省统一规范的生态护林员选聘合同,明确生态护林员管护范围、管护责任、聘用期限和劳务报酬支付、考勤管理以及安全责任等内容。三是编制生态护林员选聘和解聘流程图、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生态护林员选聘、解聘程序和日常管理。

(三)完善信息平台。一是完成全省6万多名生态护林员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建立生态护林员监管信息台账,提高生态护林员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快全省生态护林员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全省生态护林员项目政策宣传、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合同管理、履职考核、续聘解聘、信息核实、劳务报酬发放等全方位信息化监管。

(四)规范档案管理。一是建立省、市(州)、县(区)、乡(镇)、村级五级生态护林员档案管理清单和责任清单,督促落实市(州)、县(区)级林草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主体责任。二是督促指导市(州)、县(区)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并更新生态护林员档案信息,确保档案资料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和生态护林员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相互印证。

(五)强化人员培训。各级要重视和抓好培训工作,制订培训计划,对13个市(州)、64个县(区)、1021个乡(镇)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深入学习掌握国家和省上的扶贫政策,使每位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生态护林员《管理细则》规定要求,依规开展聘用、考核、管理等工作,实现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准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生态护林员提升行动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的重要举措,认真研究安排,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要建立省、市(州)、县(区)、乡(镇)、村五级领导抓落实的提升行动工作机制,健全清单台账,对整改问题实行清单式销号管理。聚焦重点,紧盯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及时分析研判出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见人见事见结果,确保对标对表清零、整改问题清零、工作任务清零。

(二)靠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各级林草部门牵头,财政、扶贫、人社、审计、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配合的联动工作责任机制,按照《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细则(暂行)》职责划分,进一步细化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进一步落实县(区)、乡(镇)两级政府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压实乡(镇)专干直接责任,将惠民政策精准落实到每一个受益农户。

(三)强化监管指导。各级林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护林员的选聘、解聘、工作情况、考核、劳务报酬发放等过程全程监管和指导,确保这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大对中央巡视审计、国家脱贫成效考核、省委整改办、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督查、调研、明察暗访等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查纠力度,确保各类问题整改落实后不反弹,并扎实推进后续监管工作。

(四)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在全面摸清贫困人口数量,森林、湿地、沙化土地、草原等资源基础上,按照生态护林员人均管护不低于500亩,湿地、沙化土地、草原不低于3000亩标准测算生态护林(草)员需求,积极向财政部、国家林草局汇报衔接,争取国家在已经安排5亿元的基础上,新增安排我省生态护林员增量资金,力争提高劳务报酬标准,使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管护林草资源实现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