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今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2015年,庆阳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防治责任为抓手,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为主线,努力建设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态势。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落实防治和预防责任。以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苹果蠹蛾防控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突破口,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着力强化责任追究。全面完成省林业厅下达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将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分别提高到90%、86%和99%以上,确保松材线虫病零发生。
(二)着力强化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联合森林公安、林政等部门,以 “绿盾2014”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为契机,不断加大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力度,优化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使用、运输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行为。
(三)全力做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根据省、市通知精神,按照《庆阳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要求,全力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务必保质保量完成全部外业调查任务。
(四)全面加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除治工作力度。一是主动防控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和苹果蠹蛾,继续加强监测和普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扑灭。二是继续抓好森林鼠害、松梢螟、果梢斑螟、落叶松叶蜂等本土及外来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五)不断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进一步健全市、县(总场)、乡(林场)、村四级监测网络,抓好县、乡(林场)、村监测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和护林员的作用,将监测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乡镇、村庄和山头地块。严格林业有害生物信息报告制度,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到有情就报。
(六)严格林业植物检疫管理。加强产地检疫,认真落实《产地检疫记录》、《产地检疫合格证》签发制度,使产地检疫进一步规范化。严把调运检疫关,做好松科类和苹果苗木、果品的检疫检验,加强对调运苗木、花卉的跟踪复检工作,严防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苹果蠹蛾等的传入。
(七)加快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一是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的重要作用,以林业工作站为纽带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体系,强化林业工作站在监测预报、检疫监管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作用,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防治公司、防治专业队、防治专业户、森林医院等,积极培育社会化防治市场。
(八)强化防治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适用防控技术研究,高度重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等无公害应用技术的研发,开展综合防治技术、预测预报技术、检疫除害处理技术等系统研究,集中力量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技术问题,不断提高防治技术的科技含量。
(九)加强宣传培训工作。继续加大《国办意见》宣传和贯彻落实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规、政策及基础知识,及时报送工作信息。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防治检疫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十)做好防治资金争取工作。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级和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组织各县区、各总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共同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姜建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