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全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5-01-21 15:22:37 浏览次数: 【字体:
  1月20日,市林业局组织召开了全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传达了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暨培训会议精神,并对当前及今后全市退耕还林工作进行部署。

  局党委书记、局长樊德民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局长胡开阳部署全市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胡开阳指出,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解决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市大力实施苗林培育,构建“三个生态”理念的完美融合。各实施县区和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统筹谋划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坚持生态优先、兼顾民生,工程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理念,鼓励、引导农户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展林果、苗林、林下经济三个产业,培育个体、合作、集体、股份四个经济实体,形成既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能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引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我市计划从2014年到2020年,完成退耕还林188.47万亩,工程首先在国省道公路沿线、村屯面山、城镇近郊实施,优先满足居民聚集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逐年向远山发展,由近及远,恢复植被。要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投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用于退耕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胡开阳要求,新一轮退耕还林继续推行政府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管理,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林业主管部门要代表本级人民政府与下级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退耕还林目标、任务和责任,推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要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全面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年度建设任务。2014年省上下达我市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10万亩,各单位要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务必于今年4月中旬完成建设任务。用苗按照就近就地原则,选择优质乡土树种和适生品种,营造经济林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选择核桃等特色树种,苗林结合培育要选择油松、云杉、中槐、杨树等市场需求大的绿化树种。严禁将集体耕地、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原退耕地、村组机动耕地等耕地面积以及往年造林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积极推行专业队承包造林机制,全面落实包栽植、包苗木、包成活措施。大力推广容器苗、地膜覆盖、生根粉、保水剂等抗旱保活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要积极公示,强化管理,切实保障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当年,县林业局要对退耕地组织验收、登记造册,并将退耕农户的面积、验收结果、兑现资金在村组、乡镇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通过“一折统、一册明”按批次兑现补助资金。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颁发林权证书,切实保障退耕农户的合法权益。要继续抓好当前的荒山造林和巩固成果项目,完成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划林业项目建设任务和完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工作。要结合突出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活动,对历年未办的退耕还林信访案件进行一次彻底排查,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樊德民强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就是要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重点抓好“四个结合”,一是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探索发展林果、苗林等结合产业,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二是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要以市上扶贫攻坚提出的“五变”为切入点,调整发展方式,拓宽林产品加工运输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与其他职能部门结合起来,林业部门要主动衔接汇报退耕还林工作情况,争取各方支持,为工程顺利推进创造条件;四是与管理责任结合起来,退耕还林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严格落实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推行奖惩制度,为建设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还就《庆阳市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林业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庆阳市新一轮退耕还林管理办法》进行了交流讨论。

  市林业局有关领导,各县区林业局负责人、退耕办主任,四个林业总场分管领导和局直有关单位、机关各科室负责人50多人参加了会议。(林业技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