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庆阳 林草先锋】从守护国土到守护绿水青山 ——转业军人李海军的林草担当与奉献
在庆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林草人——他曾一身戎装捍卫疆土,如今扎根林草科研一线,以军人的忠诚与坚韧守护绿水青山。岗位在变,初心不改,他就是李海军,一位在林业沃土上续写忠诚与奉献的八级伤残转业军人。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
李海军18岁参军入伍,十六年的军旅岁月中,“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是刻进他骨子里的信念,也铸就了他“英勇善战”的军人品格。他曾在断壁残垣间参与抗震救灾,在泥泞险境中驰援“舟曲特大泥石流”抢险,更在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一线挺身而出,历经生死考验,捍卫国家主权。即便因公致残,他那颗忠于祖国、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炽热如初。“部队教会我的不只是坚韧,更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使命担当。”这句话他常挂在嘴边,也成为他转业后毅然投身林草事业、主动参与林科所各项科研任务的力量源泉。
勤学苦练、再创辉煌
脱下军装,换上“林装”,他把岗位转变视为一场新的“战斗”。初到林业科学研究所,面对政策法规、病虫害防治、资源监测等陌生领域,李海军没有一丝畏难。他每天提早到岗研读专业书籍,虚心向前辈请教,仅用半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森林资源调查、病虫害基础监测等专业技能。他主动请缨加入重点科研项目,在外业调查中认真学习和实践调查方法,积极参与设备安装与调试,主动学习并应用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外业调查,有效提升了数据采集的精度与效率。他勤于总结、善于钻研,将实践成果凝练成学术论文,成功发表在专业科技期刊上,展现了非凡的科研成长潜力。除了日常科研工作,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加班推进项目进度,始终奋战在岗位一线。以扎实的工作业绩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善学善思、奋勇争先,在所“读好书、求新知、长本领”专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新一代转业军人在林草战线上的思考与风采。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创新,他以“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劲头,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锐意进取、成绩斐然
在李海军身上,军人的敏锐与进取从未褪色。他积极拥抱科技,探索无人机在林草领域的应用。2024年,单位组织无人机操作手培训,他第一时间报名。白天练操作,晚上啃理论,短短12天便考取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此后,他自购教材、利用周末反复测试无人机性能,南城墙下成了他经常“打卡”的地方。勤学苦练终有回报: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无人机操作与数据处理技能,更在2024年市级无人机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三等奖;2025年再创佳绩,以个人决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斩获团体与个人双料一等奖。如今,他操控的无人机已成为林科所的“空中哨兵”,为多项科研任务提供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
担当奉献、服务社会
“军人的奉献,不止在战场,更在每一个被需要的地方。”工作中,他恪尽职守;生活中,他将“服务人民”的誓言延伸到公益领域。2021年转业待安置期间,他主动参与高铁站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事迹被《陇东报》报道。截至2024年,他累计献血2300毫升,并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只要能为需要的人带去希望,我随时准备着。”连续三年,他还积极参与“阳光送考”志愿活动,在炎炎夏日为高考学子引路送水,以伤残之躯默默守护青春梦想。
从军人到林草人,从科研一线到公益前沿,李海军的岗位在变、角色在变,但担当与奉献的本色始终如一。如今,这位林草战线的“老兵”依然步履坚定,以军人的坚韧守护生态,以赤子的热忱书写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生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军人品格,无愧于扎根林草、服务生态的光荣使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