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森林日”庆阳林草在行动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甘肃省庆阳市围绕“森林与健康”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庆阳市林草工作会议提出,全市林草发展将围绕“林草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突出“全面完成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启动建设国家储备林”两个重点,强化“党建引领、林长制推行、项目带动”三项举措,做好“增绿、护绿、用绿、活绿”四篇文章,纵深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加快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严格保护林草资源安全,稳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益。计划完成造林补植抚育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70万亩,建成“一村万树”达标村232个。有效管护林地、草地、湿地2657.18万亩,完成特色经济林新建及提质增效2.3万亩,要完成新育苗1.41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目标已定,唯有实干,方能圆梦。
在春意渐浓,新绿初绽的陇东黄土高原的荒山、城区、乡村的广袤土地上,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抢抓春季造林时机,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
植树节当天,庆阳市、区绿委办在西峰区东湖公园门前广场联合开展了“履‘植’尽责 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庆阳”主题植树节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了林草法律法规、优良林木新品种和经济林栽培、种苗培育、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森林草原防火等知识,倡导大家发扬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踊跃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共同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新庆阳。
“甘肃省庆阳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作为全市林草重点项目,分2022年和2023年两个年度实施。庆阳市立足将其打造成“保持水土功能控制水土流失的示范,扩大森林资源提高碳汇能力的示范,落实国家要求提升科学绿化的示范,创新庆阳方式融合庆阳元素的示范”,将该项目建设为“特色工程”和“精品工程”,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林草生态修复治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树立示范样板。2023年项目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4.5987万亩、工程固沙0.15万亩。环县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区域,在项目实施中积极探索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营养钵育苗、截秆埋根、泥浆蘸根、覆膜保墒等抗旱技术,大力营造混交林,进行流域治理、网格化管理、跟班作业、联动化验收机制,全力抓促项目落地。
植树造林,育苗先行,甘肃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南梁林场为了抢抓土壤解冻后的墒情,“早动员、早部署”,认真落实工作责任清单制度,细化责任,明确工作期限,提前采购物资,准备腐殖土和化肥农药,维修了喷灌设施,3月中上旬组织劳力开展了容器育苗的整地和装袋工作,目前已完成预装容器袋30万袋。
位于庆阳市最南端的正宁县,道是春来早,正宁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山间地头开展外业规划调查和前期踏查准备工作,共规划落实中幼林抚育3050亩,计划实施新造林932亩,公益林补植347亩,并对去年新造林成活和保存率较低的地块进行了补植设计规划,要“造一片成一片”,让黄土地的绿装在林草人的手中和脚下不断延伸。
初春的镇原县郭原乡还夹杂着丝丝凉意,却阻挡不住全乡干部群众植树的热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3月16日,郭原乡组织开展2023年春季植树造林活动,政府全体干部、各乡直单位和八个行政村的干部群众,共计6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植树现场,党旗迎风飘扬,参加植树的人员脚踩春泥、挥锹舞铲、干劲十足。每一个操作步骤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从整穴、栽种、填土、围夯,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确保种植一棵能够成活一棵,共栽植各类苗木两万多株,完成造林190余亩。
庆城县为巩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造林成效,抢抓春季造林黄金期,多举措扎实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春季补植工作。3月上旬,庆城县林草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蔡家庙、玄马、翟家河、卅铺、桐川、土桥5个乡镇,对2021年的三北人工造林项目和退化林修复项目开展了“回头望”,对因干旱、羊只兔害等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区块进行全面梳理,就苗木保存率不达标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整改措施,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包片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集中时间、精力、人力,认真组织实施,巡回现地跟踪指导,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补植,确保补植补造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快速推进,预计4月中旬全面完成补植补造任务。
初春伊始,万物复苏。庆阳市林草工作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咬定青山,砥砺前行,全面开启了2023年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征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