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草局“两型” 机关创建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市林草局认真贯彻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工作方案总体安排,以作风建设为统领,全力以赴抓落实、强服务、促发展,着力打造“重学习、敢创新、优服务、讲效率、求实效”的机关文化,努力推进“两型”机关创建工作落实见效。
一是机关服务亮牌化。按照“亮身份、亮职责、亮业务”总体要求,进一步梳理明确职能职责,全面落实亮牌式服务。对梳理完成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及服务指南、单位职能、科室职能、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在办公区域内和市林草局官网进行公示,方便群众知晓。为全体干部职工统一制作配发了岗位桌牌和工牌,建立了日常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记录及定期评议考核制度,在全系统营造了浓厚的“亮牌”服务氛围。
二是权责职能依法化。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及“三定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市林草局承担的权责事项名称、权力类型、实施依据等10个方面涉及的12种行政类型进行全面梳理,权责事项从原来的131项更新到119项,确保权责职能依法依规、全面到位。
三是政务服务便捷化。依据政务服务事项和权责清单,对市林草局大厅窗口办理事项进行全面修改和完善,优化取消行政许可事项4项,新认领公共服务事项6项、行政许可事项6项,大厅窗口办理事项增加到21项,并逐项编制了服务指南。首次明确可承诺办理要素10项,简化办事流程9项12个环节,压减时限57个工作日,当天必办结率达到33.3%,全程网办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100%。努力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四是日常工作高效化。紧盯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目标,结合内设科室职责范围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及群众评价等制度,严格开展流程再造。按照群众“在哪里办,找谁办,多久办好、如何评价”的办事习惯,分别制定了科室办理事项清单、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清单、内部审核审批事项清单,并逐一明确了责任科(办)、所需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和责任人。共梳理形成办理事项162项,内部审核审批事项32项,形成了人人肩上有压力、有责任、有任务,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累计审核上报使用林草地306宗1700公顷,审批临时用地373项352.6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准入7项,审批植树造林、植被恢复、防沙治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6项22万亩,整体提速54.96%。
五是行政执法规范化。紧扣省、市依法行政建设要求,认真开展行政执法证件集中换发摸底工作,建立健全执法人员信息档案,排查出第五轮换证后现持证人员68人,新申领人员17人,收缴调离、退休人员执法证件19个。组织开展《森林法》等行业法律培训和专业法律知识测试85人次,测试成绩均达到合格要求,林政执法队伍专业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坚持把柔性执法贯穿执法活动全过程,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查处林草地违法使用案件123件,抽查各类苗木树种100批次、林草种子26批次,合规率分别达到98%和88.5%,有效维护了林草产业市场法治化环境。
六是信访答复常态化。进一步畅通来信、来访、网络、电话等举报渠道,在市林草局办公区醒目位置设置投诉举报信箱,新增设专门的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在市林草局官方网站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疏导教育到位、违法行为处理到位”的原则,密切关注群众诉求,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回访、当面沟通等方式,向反映人进行受理反馈,认真细致答疑解释,化解矛盾,常态化做到信访受理、线索跟踪和督办问效。截至目前,共受理信访事项21件,已办结20件,办结率达95.2%,有效保障了营商环境监督治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