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庆阳市以“五篇文章”为题谋划和推动全市“十四五”期间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 作者:造林科 贺鹏辉 发布时间:2021-04-07 11:12:33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切实巩固提升“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屏障,“十四五”期间,庆阳市将聚力做好“五篇文章”:

一是做好扩绿提质增效文章。以创建省级森林为抓手,坚持质量效益为先,加快重点生态区位和乡村绿化,持续扩大国土绿化面积;对现有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的防护林或者景观不美的风景林,根据培育目标灵活制定抚育提质措施,科学提高森林质量;积极发展特色林果、苗木和林下经济等高效林业产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增加林农收入。

二是做好重大项目融资文章。加强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造林补助等国省重大林草生态建设项目争取力度,为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落实项目资金保障;探索推进“蚂蚁森林”公益造林模式,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实施环县沙化土地治理项目,巩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成果;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森林碳汇、亚行贷款及黄河流域庆阳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一揽子项目尽快实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

三是做好新型载体培育文章。进一步放活集体林经营权,鼓励发展股份制林场、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经营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创新投融资机制模式,完善财政补助政策,探索实行先造后补、以奖代补等机制,完善金融支持政策,营造平等投资环境,利用长周期、低利率金融贷款,统筹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引导企业、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积极探索以地换绿、置换经营等激励政策,支持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辅助设施建设及林下经济等环境友好型产业,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资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探索设立公民个人“森林账户”,制定奖励优惠政策,激发全社会参与国土绿化的积极性。

四是做好要素资源整合文章。全面推行林长制,设立市、县、乡等各级林长,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因地制宜确定指标任务;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创新义务植树机制,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建立完善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地方政府负责制和监管联防联治机制,形成市、县政府、行业联动工作机制。

五是做好生态品牌创建文章。加快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扎实开展城镇绿化美化,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量,提高绿化层次和水平,构建城市森林景观系统和森林生态安全体系,打造生态宜居生活环境。推动实施“一村万树”工程,充分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五块地”,栽植适合本地种植的珍贵树、产出收益较高的经济树、观赏价值较好的彩色树,打造“村村有美景,美景连成片,处处皆画卷”的美丽乡村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