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谈林>详细内容

【中国绿色时报】 庆阳“支部+农户”模式促农增收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8-02-22 17:26:32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着力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等市场经营主体作为产业扶贫的有效载体,在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下,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分散加工等方式与当地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探索出了“支部+农户”的林下养殖模式,使林农人均纯收入不断提升。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精准扶贫成果,庆阳市把精准扶贫和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以党建促发展,党建助力脱贫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合水县腾飞林下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支部+农户”先进模范带动型示范基地之一。合水县黑木村属于子午岭林塬地带,这里有大量的荒山荒坡,适合发展林下经济。退伍军人陈志飞就是看中这一优势,在2011年创办了合水县腾飞林下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的养殖规模已经从原来的10几头发展到400多头,陈志飞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在陈志飞看来,一人富不算富,能带动父老乡亲一同创业致富才是硬道理。黑木村村党支部结合全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为陈志飞制定了“323”的经营模式,“3”就是支部、合作社和农户的三方联动;“2”就是两种合作方式;最后一个“3”就是监管约束,培训指导和风险保障三类保障。按照这种模式,陈志飞以每头母猪收取2500元的押金方式,将母猪投放给农户进行喂养,待母猪产下仔猪,仔猪达到15公斤的时候,再以每头700元的价格进行回收。目前,陈志飞在黑木村已经带动发展农户24户,其中贫困户有11户参与合作养殖,8户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合作。

  如今,庆阳市共有这样的专业合作社278个,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13620户,基层党员和党组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不断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中国绿色时报 2018年1月25日付吉涛 曹思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