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谈林>详细内容

【中国绿色时报】苗林结合,华池巧解荒山造林难题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6-01-07 09:59:55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绿色时报 2015年10月23日 武立栋 李娜报道)

  十年九旱的生态脆弱地区,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甘肃省华池县通过发展苗林产业找到了突破口。

  华池县有宜林荒山和撂荒地138万亩,人均14亩。近年来,华池县委、县政府把造林绿化与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相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全力建设苗林产业大县,带领农民走上生态致富之路。

  强化保障 助力苗林产业发展

  华池县素有育苗传统,近几年群众育苗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苗木留床面积7400亩。为有效利用这些苗木资源及广阔的宜林荒山和撂荒地资源,华池县从2013年起将苗林产业确定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计划每年育林15万亩,每年户均栽植苗木5亩-10亩,人均增收1万元,到2020年实现全县宜林荒山造林100万亩,苗木收入预计达90亿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为保障苗林经营者的利益,华池县完善种苗监督机制和林木限额采伐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在宜林荒山发展苗林产业100亩以上的,可根据经营规模得到适当补助;所产苗木不涉及林木蓄积消耗的可自由买卖,涉及林木蓄积消耗的,需申请蓄积消耗限额后,按限额采挖买卖;苗木生长到能出售时,县林业部门要优先办理苗木间伐、间挖、检疫、运输等手续,保障林农的经营自主权和林木处置权。

  支持农户“搞单干”,走自主化经营的路子。华池县支持农户以现有土地为主发展苗林产业,谁的土地谁栽植、谁管理、谁受益。目前,全县今年苗林产业发展已涉及农民2125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

  鼓励大户“大包干”,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华池县鼓励积极性高、发展基础好的大户流转土地,规模栽植,建设小型家庭林场,由县、乡两级协调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全县今年已发展苗林培育大户25户,流转土地1200亩。

  入股分红“合作干”,走组织化经营的路子。华池县扶持农民按照地形或以生产小组为单位成立苗林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销售,实现入社农户利益共享。全县今年成立了苗林专业合作社6个,入社农户达110户。此外,国营林场与农户合作,采取国营苗圃育苗,农户投地、投工、投劳的方式,规模发展苗林产业,收益按股份分成。国营林场今年已给65户农民投苗80万株,合作栽植苗林1700亩。

  龙头带动“跟着干”,走企业化经营的路子。华池县通过招商引资,把未有效利用土地和宜林荒山租赁给企业,由企业雇用农户栽植管理。目前,全县已有3家企业投资620万元,建成苗林基地38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