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宁县苗林产业成为农民脱贫的“绿色银行”
宁县以全市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为契机,大力培育苗林产业。目前,全县培育种苗花卉3.5万亩,栽植苗木2.96亿株,苗林产业已成为该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我今年种了300多亩苗木,还准备继续扩大栽植面积,带动周边农民一起发家致富。”6月19日,正在给自家中槐树浇水的马新奎说。
马新奎是早胜镇遇村苗木种植大户,3年前,在天津打工17年的他回到家乡创业,流转了300亩土地发展商品苗木,去年收入20多万元。像马新奎一样的苗木种植大户在宁县越来越多。
为了推进苗林结合培育顺利发展,宁县探索推广农户自主型、大户承包型、客商投资型、合作组织领办型、村组集体经营型五种苗林结合培育模式,积极引导有实力的绿化企业、社会团体、苗木生产大户参与发展苗林产业,鼓励农民自发组成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展苗林结合培育,加快了全县苗林产业的发展步伐。
盘克镇前渠村318户村民中有280户发展苗木产业,年创经济收入700多万元,一半以上农户都买了私家车。宋庄村村民畅得奎靠苗木产业年收入210多万元,村里从事油松育苗的286个农户每年实现经济收入600多万元。
如今,盘克镇10%以上的农户种植绿化苗木,种植面积近1.53万亩。而在全县,36个苗木专业合作社每年培育各类苗木40多种、总面积达3.5万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