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庆阳积极探索“三北”工程重点项目闭环管理新路径
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全境位于“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区,是甘肃省“三北”工程建设的主战场。2024年6月以来,庆阳市认真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北”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等要求,针对重点项目责任压不实、质量不达标、后期管护难等问题,制定4个办法,创新8项机制,强化闭环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初步探索走出一条全过程、精细化、标准化建设管理的“三北”工程“庆阳路径”。
市县共建:压紧压实建管责任
为破解重点项目市级法人、县级实施带来的权责不对等、责任落不实等共性问题,庆阳市细化完善“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建管责任由“县级建设、市级监管”转变为“市县共建、各负其责”,市县两级林草部门常态化会商工程建设难点堵点,共同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形成信息共享、责任共担、同题共答的工作格局。市级林草部门履行项目一级法人单位职责,负责任务分解下达、作业设计审批、工程监理、复查验收、审计稽查等,并依据项目合同、验收结果、监理报告等分期拨付项目资金。县级林草部门作为项目二级法人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安全生产、质量管控、自查验收、财务报账等。
精准设计:建设方案科学规范
为推动系统治理,提升重点项目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精准性,庆阳市认真落实科学绿化要求,强化系统治理、工程联动,积极整合布局工程区林草、农业农村、水土保持、道路交通等项目,放大区域生态治理“集成效应”。严格把好作业设计 “第一道关口”,从事后审核转变为事前介入,市级林草部门在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前提早培训,明确技术要求,统一编制标准,下沉一线实地指导县区开展外业调查和设计编制,市县林草部门联合开展复核评审,切实把牢项目规划设计的文本关、数据关、落地上图关。
加强监管:压实项目监理职责
为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规范项目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庆阳市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管到底”,从县级自主采购监理服务转变为市级统一招标管理,制定《庆阳市“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监理管理办法》,细化监理范围,明确监理职责。严把监理资质准入,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有林业专业技术职称,做到“持证上岗、包段蹲点”。强化过程监管,组织监理单位严格审查施工方案、种苗规格、建设质量,细化落实各环节旁站监理,实地跟踪监督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强化结果运用,将监理报告作为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有效形成监督管理压力。
专款专用:分期拨付报账管理
为有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中央投资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庆阳市优化资金管理方式,资金拨付从直达到县转变为市级集中管理,制定《庆阳市“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报账管理办法》,完善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作为资金拨付的前提条件,按照项目形象进度和验收结果,将资金拨付周期细化为“签订合同30%、自查验收40%、全面完工15%、复查验收10%、竣工验收5%”五个阶段,分期申请市级财政部门拨付使用,有力压实施工单位建设管护责任,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质量,有效发挥中央投资效能。
全程跟踪:审计监督提前介入
为解决审计监督事后整改难度大、不及时等问题,庆阳市立足审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目的,审计监督从竣工结算审计、被动整改追责转变为提前介入、全程跟踪,保障项目规范实施。专门聘请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对重点项目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工程施工、核查验收、资金支付、档案整理等重点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出具审计建议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时限,做到“边建设、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着力打造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严格验收:质量把控扎实有力
为严格项目验收标准,确保建设质量达标,庆阳市牢固树立质量优先意识,检查验收从项目建成后逐级开展转变为分阶段交叉进行,优化项目验收流程。坚持全市“一盘棋”的理念,制定出台《庆阳市“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市级检查验收办法》,实行县级全面自查、市级抽样复查、市县联合终验。统筹县区林草部门和国有林场等专业技术力量,分组赴项目实施区开展市级交叉复验,并要求工程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对验收不合格小班限期整改、逐条销号,直至整改完毕,按期完成。
产研结合:科技支撑积厚成势
为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庆阳市坚持问题导向、实用导向,科研攻关力求“接地气”,紧密服务工程建设实践。实行林草科研跟着项目走,组织科研机构下沉基层一线,围绕沙化土地治理、抗旱造林、病虫害防治、优良树草种选育等技术“瓶颈”,边试验、边建设、边总结、边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攻坚战现场。探索建设“三北”工程系统治理“数据库”,针对同一纬度区域的小气候差异,筛选最佳生态治理模式和乔灌草药种类搭配,为后续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撑。利用无人机等新型设备开展外业勘察、苗木运输、检查验收,提高工作效率。
建管一体:治理成果有效巩固
为明确管护责任主体,提高管护成效,庆阳市创新工程建设成果管护机制,制定出台《庆阳市“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成果管理办法》。采取“2+3”管护模式,与施工单位签订2年建设期管护抚育合同,工程建设与抚育管护同步进行,2年期满由市、县、乡镇三级联合验收合格后,委托项目区乡镇进行3年后期管护。统筹使用新造林管护费,根据乡镇年度管护情况,对管护好的进行奖补,对管护差的及时督促补植,确保5年生长周期内管护责任不落空,管护措施不断档。(新华网甘肃2025年1月22日,作者贺鹏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