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谈林>详细内容

【甘肃农村广播】甘肃庆阳:植树增绿见实效 生态美景入画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18 09:30:50 浏览次数: 【字体:

“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甘肃农村广播全媒体记者 王玉珏)子午岭,横跨陕甘两省,涵盖我省庆阳市的华池、合水、正宁、宁县,总面积761.69万亩。这里有“陇东绿色天然屏障”之称,是国务院2005年确定的“水源涵养林区”。2013年,庆阳市启动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用7年时间

每年造林100万亩

到2020年年底已完成730.85万亩

实现了7年再造一个子午岭的目标任务

可使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9.89个百分点

这个工程的实施

可以治理水土流失骨干沟系531条

沙化土地107万亩

这,只是近年来

庆阳市植树造林成果的部分数据......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这里的部分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树致富、因树兴业。

记者了解到,当地的村民们积极培育发展苗木产业。采取“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户自主经营”模式,培育苗木14.8万亩、11.41亿株,农户年实现收入3亿元以上。探索形成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体系的“四种类型”以及“十种模式”。

“四种类型”:

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林产品开发

“十种模式”:

林药、林苗、林草、林菌、林菜、林经、林禽、林畜、林下休闲、林产品加工

目前已建成家庭林场87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6亿元以上建成国家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发展“森林人家”120多家为贫困户年增加政策性收入7120万元选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19892名实现群众管护收入15913.8万元

这个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擦亮了生态底色。2021年,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进入量质并举、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计划到2023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林草质量稳步提升。完成森林抚育82.3万亩,补植补造177.0万亩,退化林修复50.8万亩,草原改良115.0万亩。——林草面积稳步扩大,实现绿量扩张目标,完成人工造林120.0万亩,封山(沙)育林20.4万亩,人工种草35.0万亩。——林草资源稳定增长,生态功能更加完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7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7%。——林草效益稳步攀升,林下经济提速发展,林草产业有序推进,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草增效”的目标,基本达到生态良好标准。

“一村万树工程”

今年,庆阳市开始实施“一村万树”工程,计划利用5年时间,围绕村级绿地、村组道路、边角地块、农户庭院等公共空间,大力栽植彩色乡土树种和特色经济树种。这是推动庆阳市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持续深入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的举措之一。

庆城县驿马镇儒林村为全市“一村万树”的启动村之一,也是全市乡村振兴试点村,在工程建设中,以绿化美化为主线,以本地树种香花槐为主,栽植各类苗木1.3万株,绿化荒山550亩。通过“一村万树”工程的实施、全面改善了儒林村的村容村貌和绿化美化水平,为该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

儒林村村民马剑英说:“现在感觉整个村各方面来说,无论从环境、空气污染、沙尘治理上来说都非常好。穿鞋走一天,鞋都是干净的。老百姓茶余饭后出来散步,到处都是绿色,环境很好,很舒服。”

乡村振兴和林业、草原生态建设是紧密联系的,如何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的生态元素做大做优,并且发挥好生态的效益呢?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闫焕智说:“造林绿化要由过去的生态林向经济林转化,打造二元结构的林木,将经济林的经济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让老百姓在这一方面能够有所收益。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打造优美的环境,植树造林是关键的作用,我们现在提倡生态林、经济林、美化林相结合,让老百姓有一个舒心的环境,感受到天蓝地绿,并且还有收益,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像建设和保护好我们的小家一样建设保护好我们共同家园,让生态美成为永续优势,书写好美丽中国的甘肃篇章。(2021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