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我市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加强林草资源管护
本报讯 (记者何海峰)8月18日,记者从市林草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加强林草资源管护、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实现了“十四五”生态建设的良好开局。
我市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和科学绿化新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以水定林原则,快速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启动实施了“一村万树”工程和“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行动。上半年,建成“一村万树”达标村215个,完成人工造林28.8万亩,森林提质增效38.2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38万亩,补植补造40.5万亩。
为持续增强资源管护能力,我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严守生态红线,依法依规管理林(草)地,有效管护公益林1374.54万亩。对2012年至2017年长庆油田公司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开展违法破坏森林资源排查整治和违规放牧带火入林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违规放牧信息通报反馈机制,开展宣传法律法规90余场(次),禁牧专项督查16轮(次),受理案件8起,处理人员12人次,违规放牧、破坏森林资源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我市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地核查省生态环境厅反馈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问题线索37处,督促整改落实并顺利通过审核。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项目准入、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集中开展建设项目清理整治,坚决禁止在保护区内开展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审查办理保护区准入项目手续6项。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补助项目管理,完成了2017年至2019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自然保护区补助项目检查验收。
为了有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我市落实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奖罚“四定”措施,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制度,推行县级干部包抓责任制,逐级靠实森林草原火灾预防责任,今年以来没有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督促指导基层林场开展防灭火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常态化使用无人机进行防火巡护,在246处卡口推广使用“防火码”信息管理手段,组织开展森林防火视频监控设备监测维修、林区火灾隐患排查和野外火源管控等专项行动,清理林缘区秸秆杂草407处,排查输电线路153公里,发送预警短信8万余条,火灾预防能力有效加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在开展国土绿化、加强林草资源管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林草生态产业。上半年,全市发展林下种植36.4万亩,林下养殖80.01万头(羽),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2.14亿元。(《陇东报》2021年8月20日)
(作者:何海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