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谈林>详细内容

【新甘肃】7年造林730万亩,庆阳推进“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15 09:42:33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8月14日,绿色子午岭。段克洋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3月12日,植树节。庆阳市合水县蒿咀铺林场生产股技术员张旭早早起床,骑着摩托车穿行在羊肠小道上,一路上摩托车摇摇晃晃,几欲跌倒,到达目的地后立马组织工人进行植树。

在合水林业总场,“林三代”已经不多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像父辈一样与大山森林为伴。但张旭却是这为数不多“林三代”中的一员。

2015年4月,张旭来到蒿咀铺林场,主要负责林场天保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站、作业设计及造林施工。从事林业工作五年来,他常年扎根在林业生产工作第一线,经常翻阅《林木介绍》《适宜树种造林习性》等书籍, 跟着老林业工作者从辨别地类开始,了解沟、梁、峁等地貌,逐渐成了“行走的GPS”。


2017年9月7日,莽莽子午岭。李卿 摄


2017年9月7日,子午岭云海。李卿 摄

七年来,庆阳市“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全市完成造林730.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0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21年,庆阳再次提出“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工程,依据自然条件和林草资源现状,着力打造林草生态建设“五区五廊”。

打造北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实施人工造林、人工种草、退化草原治理、退化林修复、沙化土地生态治理、休耕轮耕、休牧轮牧;打造西部生态脆弱修复区,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实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打造中部绿化美化先行示范区,以城乡绿化美化为主,营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相结合的景观林,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创建;打造南部森林质量提质增效区,以提高森林质量为主,实施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和补植补造;打造东部子午岭森林资源保护区,以森林资源保护为主,实施天然林保护、低质低效林改造。

“五廊”,即马莲河、蒲河、柔远河、葫芦河、元城河廊道。通过河道治理、湿地建设、植被恢复,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完善廊道生态景观及配套设施,适度开发生态休闲、生态康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在推进林草“五区五廊”生态建设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发挥政策和项目优势,重点支持推进“一带两廊三通道”建设。


2017年9月7日,子午岭一号兵站 。吕赟 摄


2020年5月12日,航拍西峰区肖金镇纸坊村千亩苗木基地。陈飞 摄

为进一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庆阳市计划再利用3年时间,统筹推进质量提升、增绿扩容、巩固保护、升级增效“四大”行动,有序扩大林草面积,构建林草资源科学经营、国土绿化统筹推进、林草资源生态安全、林草产业高效发展“四大体系”,为陇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和基础保障。

庆阳市计划到2023年,完成森林抚育82.3万亩,补植补造177.0万亩,退化林修复50.8万亩,草原改良115.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20.0万亩,封山(沙)育林20.4万亩,人工种草35.0万亩;林草资源稳定增长,生态功能更加完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7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7%;林草效益稳步攀升,林下经济提速发展,林草产业有序推进,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草增效”的目标。


2020年5月20日,正宁县永正乡佛堂村永诚田园综合体建设点。陈飞 摄


2020年5月20日,林海绵绵的合水县蒿咀铺林场。路娜 摄


2020年5月21日,合水县连家砭林场。路娜 摄


2019年8月28日,环县小南沟乡杨胡套子草原。经过多年来的生态修复,植被覆盖已达80%以上。俄少飞 摄


2018年7月24日,正宁县周家镇燕家万亩苗林培育工程。 张昶昶 摄


2020年5月20日,正宁县周家镇大璋村万亩生态造林示范片营造人工林10700亩。陈飞 摄


2020年5月21日,华池县乔河乡火石沟门村苗林开发示范点苗木郁郁葱葱。郑朝静 摄


2015年7月6日,宜林荒山苗林培育工程。资料图片


2019年9月27日,环县牧草收割。张永鑫 摄


上图为1994年正宁县西坡沟流域原貌;下图为2019年正宁县西坡沟流域治理现状。秦彤华 摄


2020年3月31日,团市委在西峰区董志镇廖坳村开展“美丽庆阳·青春行动”——保护母亲河义务植树活动。雷云龙 摄


2020年5月21日,连家砭林场塔儿湾林业站“林二代”韩富东。王华 摄


32年坚持义务植树,从无间断,在庆阳市华池县,退役军人、老党员杜克宽用自己对党的一片赤诚,化作了荒地荒坡上的五千多亩春绿。资料图片


2020年5月20日,正宁县宫河镇东里村居民点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俄少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