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谈林>详细内容

【陇东报】贺广荣 贺广旭 发展生态林 释放“绿色红利”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5 17:06:14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记者 张宁宁 通讯员 田永昭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镇原县新城镇潘杨涧放养鸡场,透过一抹淡淡的雾气,一只只色彩斑斓的放养鸡在树林间若隐若现,工作人员正在林地中管护,阵阵鸡鸣从雾中袅袅飘来,一派生“鸡”勃勃的景象。

这处宽阔的天然鸡场的主人便是新城镇新城村农民贺广荣、贺广旭兄弟。贺氏兄弟以前做复合肥料生意,见多识广,头脑灵活,凭着敏锐的眼光,兄弟俩发现了荒山中潜藏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率先承包大面积荒山,培育经济林,建办养鸡场。

2002年,贺广荣、贺广旭兄弟俩承包潘杨涧附近荒山1500亩,投资70多万元,种植了油松、刺槐、核桃、杏树等10多种树木。

为充分利用林草资源,2005年兄弟俩在林下成功试养珍珠鸡、贵妃鸡、月子鸡、火鸡等名特优品种。鸡不仅能有效防治树林害虫,节约饲料费、肥料费和病虫害防治费,而且产生的粪便可以为树林生长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系统初步成形。这一大胆举措不仅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而且凭借丰富的林草资源注册成立了潘杨涧林场,创立了“虫草鸡”“珍珠鸡”“蛋中珍品”等三个销售品牌,成功注册了“潘杨涧”和“崆峒牌”商标,建办了东旭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据贺广旭介绍,珍珠鸡、贵妃鸡从外地引进,虽然代价高一点,但市场售价好、前景广阔。他们的珍珠鸡和贵妃鸡主要供应于平凉、西安等地的大酒店,每只售价90至100元,每年出栏鸡8000多只,纯利润20多万元。放养鸡的鸡蛋由于无鸡腥味,营养好,也深得客商喜爱,就是每只卖一元五角钱,也等不到成批上市,在路边就会销售一空。

“放养鸡的好处很多,一个是成本相对较低,鸡小的时候我们补充一些原料,长大以后吃虫子、草籽,能节省不少饲料钱;另一个是鸡吃得都是纯天然的东西,健康环保。”贺广荣说。

现在,潘阳涧林场经营的面积已经达到4200多亩,林场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目前该联合社年销售成品生态放养鸡1万多只、山鸡蛋50多万枚。随着联合社的发展,附近的村民也开始享受“绿色红利”。据了解,兄弟俩每年在劳务方面的支出就达20多万元。

近年来,镇原县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度融合,同步推进,使群众在实现稳定脱贫的同时,真切提升生态改善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2014年以来,该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91.3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5亿株;完成全民义务植树472万株,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6万亩;创建绿化达标乡镇4个,达标村20个。2017年以来,镇原县每年完成天保区内公益林管护63.99万亩、天保区外公益林管护51万亩,累计兑付各类生态补偿资金2.02亿元;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87.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55.16%,初步形成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梯田、林草、淤地坝等拦蓄工程综合防治体系;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完成生态修复(复绿)2601户。(《陇东报》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