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谈林>详细内容

【陇东报】华池宋咀子村 乡村蝶变绘新景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14 10:06:23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记者张蕊娜)盛夏时节,华池县怀安乡宋咀子村草木葳蕤,绿意盎然,农家小院散落在郁郁葱葱的苗木花草间,通组道路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前延伸,村民们朝气蓬勃、神采奕奕。

记者跟随宋咀子村第一书记冯昱书来到村民宋尚存的家中,5孔石箍窑和3间漂亮的平房映入眼帘,大门外不远处传来“咩咩”的羊叫声,顺路而上,10多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宋尚存靠着勤劳的双手把四个孩子送进了大学的校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谈起这几年村子里的变化,宋尚存打开了话匣子。“前些年,村里全是土路,坑洼狭窄,只能通过一辆农用三轮车,现在路宽了,出行的成本也低了。我家里收拾了院墙、新盖了房子、打了小电井,政府还投资了一个菜棚,2018年我加入康玉养殖合作社,养羊每年能净收入三四千元。我还种了玉米、荞麦,养了几头猪,农闲时节,我会出去揽一些零工,日子越来越好了。”宋尚存感叹道。

宋咀子村位于怀安乡东北部,属于全县1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辖5个村民小组205户798人。多年前,受地理条件制约,村民大都守着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心里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实现温饱。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宋咀子村在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夯基础、育产业,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生机勃勃。

在丰和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10多孔用窑洞打造的羊舍。据了解,该合作社是在天津北辰区对口帮扶湖羊养殖扶贫项目的基础上,争取窑洞养殖扶贫项目成立起来的。目前,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1户。58岁的宋尚会家中3口人,妻子因患病无劳动能力。“农闲时间我会去合作社打工,做零活一年还能多收入1万多元。”宋尚会说。

冯昱书告诉记者,宋咀子村目前已经形成“种植+养殖+务工”的产业发展模式,截至2019年底,宋咀子村已经脱贫102户382人,剩余兜底2户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

“钱袋子”鼓了起来,村民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在宋咀子村村部,“农家书屋”里陈列着少儿、科技、经济等多种类型的图书,还有大鼓、跳绳、电子琴、音响等不同种类的器材,群众农闲时间有了休闲的去处。“我们还新建了‘双扶’驿站、村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广场,极大地满足了全村群众的医疗和精神文化需求。”村党支部书记杜川莲说。(陇东报  2020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