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抓促并举促苹果产业发展
金秋十月,走进正宁县南塬湫头、永和、三嘉、五顷原等几大苹果主产区乡镇,满眼果园,处处果香。村道上奔跑着满载苹果的大小车辆,果园里回荡着果农的笑声,一派丰收的喜气和景象。这是正宁县通过落实苹果产业责任制,实施标准示范园建设、技术咨询服务和优园优果工程取得的成效。
抓落实,建立包抓责任制。正宁县把行政推动作为发展果产业的关键措施,建立责任制,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果产业的良好工作机制。在具体工作中,把开展“四抓”与树立“四心”相结合,即抓规模、抓示范、抓管理、抓规范;县上有决心、社会有关心、乡村有信心、群众有耐心,全面落实科级领导包抓、单位帮扶、技术人员指导提供服务的“包抓帮扶”责任制、技术“双轨”责任制、乡村干部包片包户包地块的“三包”责任制,对全县100亩以上果园逐园确定了包抓领导和责任人,协调落实管护措施。同时,每村至少确定1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逐层签订“双向”责任书,落实干部包干接力制,确保人走事在、责任不变、秩序不乱,初步建立了抓果产业的长效机制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了果园管理任务不明确,责任靠不实,人员调动脱节、技术跟不上等问题。
抓管理,建设标准化果园。牢固树立“三分栽七分管”的观念,把科学管理作为果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一年四季育、分级分类管、持之以恒抓,全面落实管护措施,提高了果园管理水平。一是开展分季管理。春季严格按照“自由仿垂形”树形“少动剪子多动手、少剪多拉、两年重剪、三年以拉代剪”的技术要领,组织技术人员,逐村逐地块开展工作,调节树势。夏季重点实施拉枝、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特别是拉枝,抢抓时机,在5月初进行确保树形增长,保证果品产量和质量。秋季重点实施深施基肥、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分期采收贮存等工作,提高优果率和商品率。冬季扎实开展了清园涂白和抗寒保苗等工作,保证了果树安全越冬。同时,采取“县乡投资、群众自筹、单位帮扶”的方式,坚持一年两次施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二是实行分树龄管理。新植园管理严格技术规程,重点把好底肥和选苗两个关口,坚持做到“三不栽”(营养坑深度不够不栽、苗木根系不发达不栽、底肥不足不栽)。严格落实幼园抹芽、病虫防治等标准化管理措施,积极引导群众合理间作套种洋芋、豆类、药材等低杆经济作物,有效解决果园前期收益问题。三是坚持分园管理。采取“乡上建办示范村、示范村建办示范园,示范园建办示范户”的办法,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重点扶持和帮扶,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园的样板效应,推动了全县果产业快速发展。针对部分缺苗断档、参差不齐等低产园和衰败园,采取“大小移栽、填空补齐、规范管理”的方法进行改造。今年,特别对正周、南罗主要公路沿线果园进行了整形改造,补植苗木60000多株,改变了果园整体形象。
抓队伍,强化技术服务。把科技推广作为发展果产业有力支撑和助推器,通过聘请专家指导、外出考察学、组织选配等途径,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提升了果产业效益。组织有果业特长的干部职工、农民务果能手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科技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民群众科技素质和果园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先后选派100多人(次)参加了全省第二批苹果师资培训提高班、全市果园管理骨干培训班等技术培训会,壮大技术服务队伍。目前,每个果业重点村至少有2-3名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服务,确保了果园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冯润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