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秋季林业生产突出“五抓五到位”
今秋,华池县林业生产以“兴林、富民、强县”为目标,依托宜林荒山资源优势,按照“苗林结合培育,增收有增绿”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产业,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元城、怀安等乡镇规划苗林结合培育面积15000亩,其中撂荒梯田、撂荒坡耕地培育苗林8700亩,荒山荒地培育苗林6300亩,在背风向阳的地块规划栽植苹果150亩、核桃50亩。形成了以元城镇、怀安乡各育苗示范点为依托,以油松、核桃为主,杨树、槐树、柏树、柳树、杏树、果树等相结合的林业产业链条。工程造林绿化工作从10月20日开始,预计11月15日全面完成任务。
在工作中,突出“五抓五到位”。
抓时机,工作谋划到位。今秋主要突出了苗林结合培育和核桃栽植两个工作重点。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8月份县上主要领导就苗林产业开发和核桃栽植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确定了先试点后推行的工作思路,统一了思想,为苗林产业全面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抓重点,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对今秋林业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县上把苗林培育和核桃栽植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全力加大新型产业的培育力度,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提前对苗林培育和核桃栽植工作进行实地规划,开工后多次进行督察检查;乡镇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有力保障了苗林产业和核桃栽植工作的顺利推进。
抓完善,机制创新到位。县上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乡镇投放三年生油松苗710万株,核桃嫁接苗36.4万株。乡镇根据各自实际为群众耕翻土地、投放地膜,帮助群众拉水浇地;林业部门发挥部门职能,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最大限度动员群众全部参与到林业生产工作中来,形成了县上投苗、部门指导、乡镇组织、农户投劳,层层包抓的工作机制。
抓运作,模式结合到位。在苗林培育工作上重点推行4种模式。群众自育模式,在涉及到的2125户群众中,严格按照“谁的地谁栽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培育面积最大的户达到46亩,最小的户有1.6亩;大户承包模式,通过个人申请,乡镇上协调办理土地流转手续,支持建立小型家庭林场。今秋全县共发展苗林培育大户25户,流转土地1200亩;专业合作社模式,按照地形或以生产小组为单位成立苗林专业合作社,采取群众参与,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真正实现入社农户利益共享,今秋全县共成立苗林专业合作社6个,入社农户110户;企业加农户模式,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苗木生产企业来地方投资,由企业投苗,农户投地投劳入股经营,待苗木出售以后进行利益分红,目前已有3家企业与村组达成了合作意向。
抓规划,科学设计到位。苗林产业主要推行“育苗式造林”“造林式育苗”和“经济林培育”三种方式进行。荒山地、坡耕地采取“造林式育苗”方式,亩栽222株;撂荒梯田地采取的“育苗式造林”方式,亩栽444株;核桃树按照“经济林培育”方式,亩栽28株。在实施过程中,县林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对群众现场培训,严把整地、栽植、浇水等各道技术关口,最大限度地提高苗木成活率和苗木利用率。(华池县林业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