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2013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2013年,正宁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控预防,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维护森林健康,保障生态安全;强化工程治理,实行无公害防治,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细化措施,真抓实干,同心合力,突出质量,注重实效,促进了全县林果业建设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县森防站现有工作人员4人,在10个乡镇退耕站、2个国营苗圃配备10名兼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人员,94个行政村配备村级森防员300名;建有办公室和药械库各1间,购置配备办公电脑2台、打印机2台,基本实现了电脑办公、网络传输和系统管理;配有测报灯、喷雾机、显微镜、望远镜、摩托车、烟雾机、发电机、高射程喷雾机、喷粉机等器械工具10余种20多台(件)。同时,县林业局在经费非常拮据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森防站制作配备了单位门牌、电脑桌、椅和档案柜、档案盒、标本盒以及一些图书资料等,喷绘制作了森防站办事公开专栏、测报点牌、相关制度及图表,配发了检疫员服装,提供了工作经费、工作用车和工作条件。
宣传培训不断深入。利用县城、乡镇逢集之日,先后举行了主题为“防控有害生物,建设美丽正宁”的大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宣传咨询活动2次。活动中,森防人员采取悬挂横幅、宣讲政策、发放资料和现场咨询等形式,为广大干部群众宣传讲解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措施和服务指南。累计发放《甘肃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条例》、正宁县森林《植物检疫证书》办理指南、苹果绵蚜防控技术、苹果蠹蛾防控技术、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物候历、几种苗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几种林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宣传资料2000多份、服务咨询干部群众1000多人,悬挂横幅2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向各级报送工作信息70多条,全部被中国森防信息网、甘肃森防信息网、正宁信息网、市林业局等单位、网络采用。撰写论文3篇,散文1篇,其中:论文《关于正宁县林改后林业行政执法的思考》,在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被评为二等奖。
监测调查全面开展。全县设立18个县级测报点,确定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黄斑星天牛、刺槐尺蠖、苹果绵蚜、苹果蠹蛾、河曲丝叶蜂、枣实蝇等8种林业有害生物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同时将柳毒蛾、蚜虫、桃小食心虫、苹果巢蛾、潜叶蛾、金龟子等6种林业有害生物作为一般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监测的森林、果树面积63.32万亩,监测覆盖率100%以上。预测发生面积5.05万亩,实际发生面积4.73万亩,测报准确率达到93.7%。发布河曲丝叶蜂短期预报和苹果锈病等虫情预报各12次,填写主要监测对象各类调查表100多份,及时有效地掌握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趋势和动态,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国家级中心测报点虫情动态上报工作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及经济林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组织人员深入10个乡镇开展了为期10天时间的外业普查工作,调查30个行政村,设立标准地30个,基本上掌握了全县以苹果为主的10余种主要经济林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现状,并通过对5个乡镇6户果农的调查,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对苹果产业的损失估算和防治效益估算,完成了数字统计和报告撰写,为全县为进一步开展专项调查和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防治工作注重实效。在防治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骨干核心作用,深入乡村做宣传,现场练兵搞防治,积极引导发动群众紧密配合业务部门和技术人员,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要领,提高了防效。在重点发生区域增设临时观测点,随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灾情动态;在病虫害大发生季节,则集中时间、人力、物资,大搞森防歼灭战。在防治中因害设防,因势利导,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营林措施和防治措施相结合,控制与消灭相结合。今年全县防治面积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