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林场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筑牢生态安全“防火墙”
5月10日,北川林场紧扣“理论筑基、实战砺兵”目标,创新采用“学、练、战、评”一体化模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全方位检验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森林资源安全防线。
一、深研预案明职责,拧紧责任“安全阀”。演练启动仪式上,党支部书记结合《北川林场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方案》,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分级响应机制、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扑救全流程进行深度解析。通过典型案例对比,逐项明确指挥调度、前线扑救、后勤保障等岗位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同时强调,全体人员要始终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密切关注火情动态,严格落实避险规范,确保通信畅通,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严谨态度落实各项预案流程。
二、精准实训强技能,锻造防火“尖兵连”。场长以近年来森林火灾事故为鲜活教材,开展安全操作专题培训,反复强调“双先原则”(先检查、后使用;先培训、后上岗),为安全作业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分管场长化身“实战教官”,对防火服穿戴规范、灭火机具操作技巧、应急工具使用要领等进行全流程示范教学。从灭火机挡位精准调节、高压细水雾设备快速启动,到森防水袋科学使用、铁扫把高效扑打,每个动作都进行细致分解。参训人员分组开展实操演练,通过“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确保全员熟练掌握装备使用技能,锻造出一支召之即来、战之能胜的专业灭火队伍。
三、实战推演砺锋芒,检验应急“硬功夫”。指挥部接到火情后,灭火队伍迅速集结,身着专业装备从伍家河资源管护站出发在预定时间内迅速抵达模拟火场。扑火组率先出击,依据风向变化科学布防,采取“多点突破、分进合击”战术,灵活运用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等装备,对明火展开立体式围剿;后勤保障组同步跟进,迅速搭建临时指挥中心,保障通信网络畅通,及时为前线输送灭火物资和应急装备。经过30分钟紧张有序地扑救,“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演练中,无人机升空对火场进行全方位巡查,精准排查复燃隐患;新型便携式消防泵的压力测试同步完成,为装备实战性能优化积累了宝贵数据。
四、复盘整改促提升,织密安全“防护网”。演练结束后,党支部书记进行全面总结,既肯定了队伍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突出表现,也指出预案执行细节不严谨、器材操作不熟练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三项整改举措:一是优化火警报告流程,实现“接警-研判-响应”无缝衔接,最大限度缩短应急响应时间;二是强化小组协同训练,通过常态化联合演练,提升各环节作战默契;三是加大装备维护和技能培训力度,定期开展装备性能检测和实际操作,全面提升防灭火专业化水平。通过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动态管理机制,逐项查缺补漏,确保演练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
此次演练以“练”为战、以“战”促改,有效验证了防灭火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显著提升了防灭火队员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林场将持续深化“人防+技防”融合机制,加快推进“智慧防火”平台建设,以科技赋能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为生态资源安全保驾护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